聽完凌軒的講述,一眾人等無不感到吃驚。
沒想到一代奇人袁天罡居然只是關山魁首門下一個不記名的弟子,而楊廣的棺槨埋藏在這裡,聽起來居然是袁天罡在魁首授意之下所為,按照他口中的描述,想必魁首不是為了覆滅李唐的江山,相反是為了天下的安定,而他這麼做,對於天下安定又有何意義?
凌軒看著眾人,我們驚訝的反應都在他意料之中,他圍著棺槨來回踱步,不急不緩的問我。
“你知道什麼是龍脈麼?”
我點了點頭,風水堪輿從小有所涉及,雖稱不上精通,但是龍脈想必大多數人都有所瞭解。
龍脈,指華夏起伏的山脈,風水術首推五訣為“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所謂龍脈就是地理的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風水之中以龍的名稱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因為龍善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隱能現,能飛能潛。山勢如龍一般變化多端,故以龍脈代稱。
凌軒聽完微微頷首,繼續問我。
“那你知道龍脈之源麼?”
“龍脈我倒是有所瞭解,龍脈之源又是什麼?”
我微微皺眉,思索著腦中關於龍脈的記載。
“萬山之祖、龍脈之源,天下之根基,華夏之祖龍!”
談及龍脈之源,凌軒一臉嚴肅。
我想了想,不敢確定的問。
“難道是崑崙?”
“沒錯,就是崑崙!”
說起龍脈之源我沒有印象,但要說到華夏的祖龍我的確略有耳聞。
崑崙,又稱崑崙虛、萬祖之山,自古就有崑崙出仙人的傳說,一向被稱為萬山之祖、龍脈之源,是龍中的祖龍。華夏的龍脈從崑崙開始發源延伸到各地,佈局結構類似於一棵參天的大樹,有根龍、幹龍、支龍、葉龍之說。華夏龍脈眾多,但公認是以崑崙為根源,如樹之樹根,天下之根基。
“你也算博覽群書之人,可曾聽過天柱之說?”
不知為何,凌軒並不打算說明魁首當年發現了什麼,反而一直在問我這些看起來無關的事情。
“略有耳聞,神話傳說中曾說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東漢也曾記載說言天有八山為柱,皆何當值,東南不足,誰虧缺之,就是說天地間有八根擎天巨柱,支撐在天地之間,讓天不會塌下來,天上的神仙與地上的眾生分離開來。難道天柱就是不周山麼?”
我雖然疑惑,還是憑藉腦中的記憶,說出了自己對天柱的印象。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如果不是傳說呢?”
凌軒看著我,意味深長。
“不是傳說,世上真的有八根擎天巨柱支撐天地?”
我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如果我告訴你,華夏千年傳承的神話其實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你又該如何?”
凌軒生怕我不夠驚訝,緊接著說道。
“你等會,讓我冷靜一下,你的意思是這些都是真的?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精衛填海……這些我從小聽過的神話故事都是真的?”
我已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腦子已經跟不上凌軒向我灌輸這些奇聞異事的速度,只是象徵性的詢問。
“其實這些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上古時期確實有比人類更高等的存在以及各種現在看起來匪夷所思的生物,他們的特徵生平都被人記錄與一奇書之中,千百年之後依然存在,只不過人們大多一笑置之,認為這些是古人異想天開,從未有人認真的研究出奇書之中隱藏的玄機。”
“記錄於書中還流傳於世?我怎麼不知道什麼書記載了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沈浪好奇的看向凌軒,他這個人好奇心滿點,隨遇而安,只要不嚇唬他,可能你即便告訴他睡醒天就塌了他也只會好奇天從哪裡開始塌,而不會想自己怎麼生存下來,也不知是好是壞。
“你是從哪看到的天柱一說?”
凌軒沒有理會沈浪的好奇,眼睛直直的看著我卻並不打算直接告訴我,而是一步一步的引導我走進這個秘密。
“淮南子有記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這本奇書是淮南子?”
聽他口中侃侃而談,雖然與我多年所學所見不甚相同,但是想想永樂稱帝與隋朝覆滅唐朝崛起的真相,誰說上古之事又一定只是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