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臣有一事不明,還請父皇明示。”新皇李秉常向李諒祚問道。
“有什麼不明白的,你說吧!”李諒祚十分平靜的說道。
李秉常儘量的平心氣和的對李諒祚說道:“父皇,兒臣不明白,父皇為何突然改變古制,自古以來國之儲君都是有皇帝來任命的,皇位之傳承從來都是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即,可是如今卻改為公議,而且還要從子侄後輩中選取,此乃有違古制,請父皇三思啊!”
“朕知道你心裡怎麼想的。”李諒祚對李秉常說道:“你不就是擔心順兒將來無法繼承皇位嗎?擔心這皇位無法在你的後世子孫手中。”
被李諒祚這麼一說,李秉常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的確李秉常有這樣的擔心,其實這也正常,要知道李秉常為了得到這個皇位那可是費勁了心機,李秉常這麼做的目的除了為了自己,同樣也是為了自己的後世子孫,李秉常希望皇位能夠永遠的在自己的後世子孫的手中,可是現在李諒祚的這已決定,那就不一定了,畢竟自己的後代已經不是唯一的合法繼承人的候選人了。
李諒祚繼續對李秉常說道:“你知道朕為什麼會這樣確定皇位的繼承人嗎?而且要十年一選。”
“兒臣不知,還請父皇明示。”李秉常向李諒祚說道。
“朕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我大夏帝國能夠永遠的繁榮昌盛,我拓跋李氏能夠建立萬世基業。”李諒祚對李秉常說道:“你看看歷代王朝,有哪一個超過四百年的,就算是大漢王朝,中間也被王莽叛亂給插了一槓子;難道你願意看到百年以後我大夏帝國如同他們一樣,從此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嗎?”
“兒臣當然不願意,可是這跟皇儲有什麼關係?”李秉常依舊不解的問道。
李諒祚繼續對李秉常說道:“朕可以保證自己不是昏君,可是保證你不是昏君,可以保證朕的孫兒不是昏君,可是再往後呢,你能夠保證嗎?皇儲選立可以從我大夏帝國的皇室當中選出最為優秀的皇位繼承人,同樣只要你能夠教育好自己的後世兒孫,能夠讓他們成為一個好皇帝,難道還用擔心有人會搶走皇位嗎?”
“可是父皇,今年順兒還沒有成年不滿十八歲;這皇儲選立大典是不是可以明年舉行。”李秉常看了李諒祚一眼說道。
李諒祚笑了笑說道:“就算是順兒滿十八歲,這第一任皇儲也輪不到他,與他的那些皇叔們相比,順兒還太嫩了;不過你也不用擔心,十年以後順兒還是一樣可以能夠成為皇儲的,你現在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如果你想讓順兒將繼承皇位,那就好好的教育他,不要讓其每天過的太安逸了,也去軍中歷練一番,我大夏帝國以武立國,列祖列宗無不驍勇善戰,朕可不希望日後順兒連刀槍都拿不動。”
“兒臣明白了,多謝父皇教誨。”新皇李秉常向李諒祚行禮說道。
從李諒祚那裡離開之後,李秉常就回到了御書房,同時命人將李乾順給找了過來,李乾順雖然如今已經十七歲了,但是還從來沒有上過戰場,每日只知道讀書寫字,在文學上也有了不小的成就,而且在帝都也很有名氣。
“兒臣拜見父皇。”李乾順進來後向李秉常跪拜行禮道。
“皇兒起來吧!”李秉常對李乾順說道:“順兒,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有沒有想過要上戰場為國建功立業啊!”
“父皇,兒臣雖然跟這師傅練過些許武藝,但是上戰場恐怕還不行吧!”李乾順對李秉常說道。
李秉常聽到這話心中那個氣啊!對李乾順說道:“朕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經獨領一軍了,你看看你大伯的兩個兒子,李襄和李哲如今已經位列七大諸侯了,難道你一點進取心都沒有嗎?”
“父皇贖罪,兒臣、兒臣實在不知該如何領兵殺敵啊!”李乾順十分委屈的說道。
李秉常自幼上戰場,從小就跟在李諒祚身邊自然是耳聽目染知道很多,但是李乾順就沒有這個經歷,從小生活在錦衣玉食的王府之中,雖然去了一趟西域但是也是在大軍的保護之下,根本沒有見過戰場是什麼樣子的,這也是李秉常在教育上的一個疏忽,看著有些不知所措的李乾順,李秉常搖了搖頭。
李秉常對李乾順說道:“皇兒啊!如今世道變了,朕問你,你以後是想要當皇帝呢!還是想要做一方諸侯?”
“兒臣聽從父皇聖瑜。”李乾順跪下說道。
“你如果是朕的兒子,想要當皇帝繼承朕的基業,那就上戰場殺敵立功。”李秉常對李乾順說道:“你皇爺爺定下的規矩你也知道,現如今你在想老老實實的接父皇的班已經不可能了,下個月就是皇儲選立大典了,現如今你還不夠歲數,所以還無法成為候選人,今年的候選人會在七大諸侯王當中,其中有燕王李慶、梁王李德、齊王李克、趙王李興和雍王李襄,至於楚王和秦王二人,老楚王現在還沒有傳位,李胡兒雖然有權利成為皇儲候選人,但是他們終究會放棄的,畢竟現在你皇爺爺還在,至於秦王李哲還不滿歲數,今年還無法參加;
你如果想要接父皇的班就要好好的努力,在十年以後的皇儲大典上將皇儲之位給奪回來,到時候父皇會幫你,但是關鍵還要看你自己的,父皇到時候給予你的幫助及其有限,順兒你明白了嗎?”
“兒臣明白,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竭盡全力。”李乾順向李秉常行禮說道。
大夏帝都燕王府內。
燕王李慶、梁王李德和齊王李克三人坐在一起,梁王李德對燕王李慶說道:“六弟,下個月就是皇儲的公選大典了,我和四弟商量了一下,讓我們麾下的軍官全部都投你,這樣皇儲之位差不多就應該可以得到了。”
燕王李慶十分感謝的說道:“那就多謝二位哥哥了,本王查了一下,現如今在貴族院的貴族有三百六十五位,基本上大部分都是軍官;其實關鍵的不是這一次皇儲之爭,而是下一次,下一次李乾順就可以參加公選了,到時候恐怕還會有一場硬仗要打啊!”
第一更奉上,求推薦,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