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州位於江南運河與長江的交界處,是大宋在江南的重要工商業城市,不過此時燕王李慶已經率領四萬鐵騎兵臨城下了,李慶號稱有十萬大軍,在包圍潤州之前就向潤州派出一名使者勸說潤州知州投降,但是卻被拒絕了;夏軍的暴行已經傳遍了整個江南,潤州知州親自率領全城百姓守城同仇敵愾。
清晨,周海向李慶稟報道:“王爺,潤州知州拒絕向我軍投降,而且還殺了王爺派出的使臣,末將請命領兵殺入潤州屠城。”
“算了,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兵力在這裡白白的浪費。”李慶說道:“在潤州城北長江和江南和交匯之地,有一個潤州碼頭和數家造船廠,你帶人將那裡燒了。”
“是,末將領命。”
周洋帶著幾千人將潤州城北的碼頭和造船廠都給燒了,在做完這一切以後李慶率軍繼續一路向西沿長江逆流上,此時江寧府和長江沿岸的百姓早就得到了訊息,紛紛向西逃入江寧府內,一時之間江寧府人滿為患。
此時江寧府的最高統治者是太后朱氏,她是宋帝趙煦的生母,一生經歷坎坷,在太皇太后高氏還活著的時候,朱太后雖然貴為皇帝的生母,但是日子並不好過,知道太皇太后死了以後,宋帝趙煦才尊生母朱氏為皇太后。
在得知夏軍攻入常州屠城三日的訊息以後,朱太后並沒有慌亂,而是出面穩固了宋廷的朝局,一面派人向宋帝趙煦告知訊息,讓其派兵回援,另一面派快舟向駐守在長江口的李寶傳令,命起率領所有的水師戰船回援京師,相比於宋帝趙煦的援軍,江南水師的回援要快上一些。
除此之外,朱太后還命令大臣招募青壯守衛城池,同時將江寧府周圍的百姓全部遷入城內,將城外周圍百里內的所有糧草全部運入城中,並將城外的所有一切能毀的都毀了,朱太后這麼做的目的實際上就是焦土抗戰,在夏軍兵臨城下以後不可能就近奪得所需要的戰略輜重。
“報、報、報……稟王爺,哨騎探報宋帝趙煦的大軍已經到達無錫城。”
“報、報、報……稟王爺,哨騎探報宋廷已經將江寧府周圍的百姓全部遷入城中實行焦土抗戰。”
“報、報、報……稟王爺,宋軍江南水師開始向西預計三日後到達江寧。”
李慶笑了笑說道:“看來我們的行動要加快了,大軍何時能夠抵達江寧。”
“稟王爺,大概還需要一個時辰。”周洋稟報道。
“傳令大軍加速前進,在江寧以東十里處安營紮寨。”李慶下令道;“周洋你帶人前往江寧,替本王傳令讓江寧府內的人投降,否則入城之後雞犬不留。”
“是,王爺。”周洋接令道:“王爺,您打算暴露自己的身份了嗎?這實在是太危險了。”
“放心吧!沒有什麼危險的。”李慶笑著說道;“本王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本王就在這裡,好讓他們前來圍剿,為我軍爭取時間。”
“是,末將明白了。”
在接到李慶的軍令以後,周洋帶著數十名騎兵先行一步,快馬來到江寧府的東門外;周洋指著城門樓上的守將喊道:“趕緊通知你們城內最大的官,本將軍是大夏燕王特使,特奉燕王之命前來拜見,請速速開啟城門。”
“在這裡等著。”守將喊道。
很快這一訊息就傳入到了大宋皇宮內,朱太后向身邊的幾位重臣問道:“諸位愛卿你們意下如何?”
“稟太后,此次夏軍兵臨城下有十萬之眾,而我城內的守軍不足兩萬,其他都是青壯,如果真把夏軍逼急了,可能他們真的會攻城;老臣以為不如見見夏軍特使,先穩住他們,等陛下和李將軍的援軍到了以後再說。”
“司馬大人言之有理,老臣複議……”
“老臣也複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