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師道掏出一支箭支看了看說道:“是他,果然是他,沒想到他竟然有這麼大的膽子,還敢深入我大宋境內親自勘察。”
“大帥,您說的他到底是誰啊?”王愷不解的問道。
种師道深深的撥出一口氣說道:“還能有誰,夏皇李諒祚。”
“他、他、他……”王愷有些結巴的說道;“這不可能吧!他怎麼會到這裡來呢!”
“你那個玉佩可以證明襲擊我軍的人包括一名夏國的皇室成員,而本帥手中的這些箭支就可以證明李諒祚的存在,這些箭支是李諒祚的親衛營獨有的箭支,上面有著特殊的標誌,隨著夏軍規模越來越越大,夏軍的兵器也開始出現不同的產地和質量,透過這些就可以判斷出這支夏軍來自哪?甚至誰是統帥……”
“大帥,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李諒祚親自前來探查,就說明夏軍可能隨時可能發動進攻,傳全軍備戰,另外本帥會通知趙王殿下防備夏軍有可能的進攻。”种師道說道。
“是,末將這就回去準備。”王愷向种師道行禮後說道。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隨後种師道寫了一封奏摺和一封密信分別上交給了朝廷和趙王趙覠,隨著种師道的這封信發出,整個大宋都陷入到了短暫的恐慌當中,但是緊隨其後的便是積極備戰防備夏軍的進攻,可是一連幾個月夏軍絲毫的沒有動靜,白忙活一場。
再說燕王李慶在回到析津府以後,立刻召見了青龍水師統帥馮框,李慶對馮框說道:“馮將軍,父皇的旨意應該已經到了吧!”
“是,末將已經接到了陛下的聖瑜,青龍水師已經移防灤州,並且已經開始募兵,等待王爺的下一步軍令。”馮框向李慶彙報道。
“現如今水師以後多少艦船?”李慶問道。
“稟王爺,現在水師艦隊大中小艦船一共有一百一十艘,主要以中型和小型船隻為主。”
“太少了,本王親自給你們撥款,主要打造大型艦船和中型艦船,另外募兵的工作也要抓緊時間,一個月之內兩萬水師將士必需招募完畢。”
“是,末將領命。”
“本王過兩日會前往灤州,你回去後給本王調集兩艘大船、五艘中船和三艘小船,每個船上給本王配好水手,到時候本王有大用。”李慶吩咐道。
“是,末將回去就辦。”
“對了咱們這大船有多大啊?”
“稟王爺,咱們的大型船隻都是樓船,上層建築有三層高約十丈,可載兵千人,每一層都設有艙室、女牆和戰格,另外船上還配有大型的床弩和投石器……”馮框向李慶介紹道。
從馮框的口中李慶大體了了解了青龍水師艦隊的情況,這是夏軍第一支水師艦隊,如今已經初步的形成了戰鬥力,但是卻還始終沒有打過仗,沒有見過血的兵就是新兵,因為他們從來都不知道戰鬥是多麼的殘酷,整個水師艦隊在訓練的時候,根本就不會離開海岸太遠,基本上就是早上出去,晚上回來。
數日後,李慶在安排完析津府的一切事物以後,李慶率領百餘騎兵離開了析津府遷往灤州,其實夏軍的水師艦隊的營地並不在灤州城附近,而是在灤河的入海口,這裡也屬於灤州管轄,在水師艦隊到來以後,這裡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如今已經建起了一座不小的軍鎮了,得知李慶要來,整個水師艦隊的軍官都親自前來相迎。
“末將馮框拜見王爺。”
“馮將軍幾日不見,可好。”
“末將一切都好,多謝王爺掛念。”
“本王讓你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