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2章 遼國求援

對於李鉞給出的建議,李諒祚並沒有給出正確的回答,李諒祚只是對李鉞說道:“先訓練好這支新軍,其餘的事情朕會考慮的。”

“是,兒臣遵旨;還請父皇給新軍賜名。”

李諒祚思慮了一番說道:“就叫禁衛軍吧!先在城外大營整訓,然後在火器裝備到了以後,在移防其他的地方。”

“是父皇……”

次日,李鉞就正式接手了禁衛軍,並展開訓練,這對於李鉞來說是人生的一個重大機會,禁衛軍作為大夏帝國的新式軍隊,其未來在夏軍的當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同時作為軍隊的第一位統帥,李鉞對這支軍隊的影響力也必定十分巨大,因大量的下級軍官的晉升都要經過李鉞的批示,在這個時代這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遼國在大名府之戰失敗以後,其南下步伐被遏制,由於兵力裡損失嚴重,遼軍開始收縮兵力實施重點防禦,遼軍將全部的兵力全部收縮在以安陵鎮為中心,方圓一百五十里以內,並且從灤州調來大批槽船和車馬,開始將大批劫掠的物資經過海路運回到遼國境內。

永靜軍鎮,遼軍大本營內,耶律延禧對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說道:“此次戰敗你們二人附有重大的責任,我已將此事上報給皇爺爺,皇爺爺的意思是如今國內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增援了,讓我們自己想辦法。”

“稟大王,此時我軍剩餘的兵力還有六萬,雖然進攻不足,但是自保有餘,只要我們能夠守住與安陵鎮為核心方圓一百五十里的地區,我們就可以繼續跟大宋相抗衡;另外我們必須要做好長期的打算,也就是與大宋打持久戰;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得到大夏帝國的支援。”

“為什麼要得到大夏帝國的支援?”耶律延禧不明白的問道。

“我們所攻佔的大宋土地,對於我大遼來說相當於一塊飛地,以後與大宋持久交戰所耗甚大,我們需要大量的兵器、盔甲、糧草等物,這些不可能全部從大遼運過來,只能從大夏帝國購買,因此我軍要想在這裡堅守下去,必須要掙得大夏帝國的支援。”耶律仁先說道。

“好吧!這件事就交由汝陽王辦理。”耶律延禧說道。

“是,微臣領命。”耶律仁先接下軍令道。

如今的南征遼軍內部已經發生了變化,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手中掌握的兵力已經不多,自然話語權也就沒有耶律延禧的大了,反而耶律延禧手中的權力在無形中增加了不少,自從在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的手中挖到三萬大軍後,耶律延禧就十分高調的收買軍隊中的軍官,並提高普通士卒的待遇,因此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耶律延禧就成功的獲得了這三萬大軍的支援,其實耶律延禧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切都是耶律洪基在背後出的點子。

河間府常山王王府內。

這一次耶律仁先並沒有直接前去興慶府面見李諒祚,反而前來面見李諒祚的兒子李克,俗話說的好‘縣官不如現管’;李諒祚雖然是大夏帝國的皇帝,但是不可能方方面面的事都能夠管得到,而且像這種倒賣重要戰略資源的事情,李諒祚可能並不會答應,更何況在外人看來現如今宋夏之間正處於蜜月期,兩國貿易頻繁,因此耶律仁先判斷李諒祚不可能為幫助遼國,而破壞與大宋的友好局面。

“王爺,外臣此次前來是有一件事情想要請王爺幫忙。”耶律仁先毫不避諱的說道。

李克喝著參茶看著放在堂內的幾個大箱子說道:“汝陽王有什麼事情儘管說便是,只要本王能夠幫上的,一定幫你。”

“多謝王爺。”耶律仁先拱手說道;“外臣想請王爺在必要的時候為我們南下的遼軍提供兵器、糧草、被服、食鹽等物,王爺儘管放心,這些東西我們全都按照市場價購買。”

李克並沒有立刻給出答案,而是在一旁安靜的喝茶,其實李克一直在思考其中的利弊,這件事情如果操作不當,很有可能會因此李諒祚猜忌和不滿,李克還沒有這麼大的膽子做主,另外一旦大營耶律仁先,那以後的貿易額肯定不小,畢竟那是六萬大軍所需物資甚大,不是李克一個人能夠解決的。

李克思慮很久以後說道:“這件事不是本王一個人能夠決定的,有訊息以後會立刻派人通知您如何?”

“那就勞煩王爺,這些薄利還請王爺收下。”耶律仁先對李克說道:“外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想在河間府多停留幾日,還望王爺允許。”

“這個沒問題,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李克笑著說道。

“那就多謝王爺了。”耶律仁先起身後拱手說道。

在耶律仁先離開以後,李克對管家(王府長史)吩咐道:“立刻派人前往析津府和真定府,將二位王爺請來,另外本王修書一封,立刻派八百里加急送往興慶府面呈父皇。”

“是,卑職領命。”

兩日後,興慶府夏宮。

李諒祚接到了常山王李克的奏章,對於是否支援遼國繼續侵宋,其實李諒祚早就有了答案,但是李諒祚並沒有立刻做出批示,而是召集內閣重臣進行了詢問,此時大夏帝國的內閣已經做了一些調整,楊守素已經被調任安東大都護府擔任大都護了,高維被調回朝廷擔任軍務副使。

李諒祚向眾人問道:“都說說吧!此事是支援還是不支援?”

高維首先對李諒祚說道:“陛下,微臣建議支援,不過要暗自支援,具體的操作由河北行省的三位王爺操作。”

楚王李孝仁也說道:“微臣複議……”

“陛下,微臣反對。”周文泰說道;“此事一旦洩密,被大宋知曉,勢必會影響我們與大宋之間的貿易,甚至會引起我們與大宋新的戰爭;陛下如今國內正值恢復期,我們需要的是穩定,請陛下三思。”

其餘的幾個文臣也都複議,在這一件事上,大夏帝國的內閣官員發生了分歧,文臣武將分成了兩派,對於這種李諒祚非但沒有氣氛,心裡反而挺高興的;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在某些是不希望群臣齊心協力的,這個時候皇帝需要的是制衡,但是在某些時候又需要群臣齊心協力,這就是帝王之術。

李諒祚掃了一眼群臣說道:“此事到此為止,不在討論了;大家都回去吧!”

在群臣離開之後,李諒祚在李克的奏章上做了一個字的批示‘準’。

第一更奉上,稍後還有一更,求推薦,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