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宋登陸之後,高維一直沒敢大舉深入宋境,原因就在於害怕被宋軍切斷退路,最終深陷到大宋腹地遭到圍攻,然而在高維成功突破宋軍的東部防線只有,高維的這一顧慮已經完全沒有了,宋軍戰鬥力太菜了,雖然裝備精良,但卻是一幫烏合之眾。
因此在突破東部防線後,高維率軍長途奔襲汴梁,一路之上所過之地不是開城投降,就是緊閉城門,沒有一個人派兵前來阻擊聯軍的,五萬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深入宋境腹地數千裡,於三日後抵達大宋的都城東京汴梁。
聯軍抵達汴京城下讓整個大宋朝廷更加的動盪,整個東京城人心惶惶,為了防止聯軍入城,整個東京汴梁全部戒嚴了,東京汴梁作為大宋的都城此時人口已經達到了上百萬,而且城高池深,高維所部全是騎兵根本沒有吧攻城器械,五萬大軍連圍城都圍不過來,為了防止遭到宋軍襲擊被各個擊破,高維將所有的部隊集結在一起囤聚在東京北門外。
汴梁皇宮,福寧宮內。
高太后召集朝中重臣問道:“諸位愛卿,如今夏軍已經兵臨城下,諸位愛卿可有和應對之策?”
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都跪在地上說道:“臣等請太后聖斷。”
高太后嘆了一口氣向昌王趙顥問道:“顥兒,你以為應當如何?”
趙顥站出來說道:“稟母后,如今形勢危急,兒臣以為可以先跟城外的夏軍議和,許以重利讓其暫且退兵,另派使團前往關中面見夏皇,與大夏議和。”
“臣等複議……”
此時從外面跑進來一個內使進來跪在高太后面前說道:“稟太后,種將軍傳來戰報,已經拿下了函谷關,種將軍的勤王大軍已經抵達鄭州。”
沒過多久又有一個內使跑了進來,跪在高太后面前說道:“稟太后,陛下派人送來的密報。”
高太后一聽十分激動的說道:“快,給哀家呈上來。”
高太后開啟密信看完之後,身體內的走後一絲力氣好像都被抽走了,透過密信高太后瞭解到了趙頊如今的處境,高太后對眾臣說道:“皇帝已經被夏軍囚禁,陛下下旨,讓朝廷派出使團前往關中與大夏議和,結束戰事。”
“母后,這是好事啊!這表示這夏軍已經無力再攻打我大宋了,我大宋的基業保證了呀!”昌王趙顥興奮的說道。
“眾卿何人願意前往關中議和啊?”
一聽這話眾臣都低下了頭,此時趙顥向高太后建議道:“兒臣推舉一人,此人定能不辱我大宋尊嚴完成使命。”
“昌王推舉何人?”
“西路行營總管种師道將軍。”
“種將軍統帥勤王大軍,派他去合適嗎?另外他離開了這大軍由何人統帥。”
“稟母后,種將軍能從夏軍的手中奪回函谷關,可見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派他前去是最佳人選;至於這大軍統帥,兒臣願往。”
“好,傳哀家旨意命种師道為大宋特使,前往關中與大夏國議和;其麾下兵馬暫由昌王趙顥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