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安石刻意的封鎖了趙頊被俘虜的訊息,可是這種事情最終的結果還是瞞不住的,當天晚上整個宋軍大營流言四起,說什麼的都有,甚至最後都傳到趙頊已經死了,大宋也已經亡國了,他王安石要自立當皇帝了。
而且說得是有鼻子有眼的,這下王安石想要封鎖都封鎖不住了,流言之所以傳播的這麼快,這其中一品堂可是出了大力的,在宋軍後續的招募過程中,由於事急從權,所以新募士卒沒有經過嚴格的調查,這讓很多一品堂的探子成功的混入其中。
次日清晨,王安石率領三十萬武裝到牙齒的大軍來到了金鎖關下,朱旭急匆匆的來到李諒祚的中軍大帳說道:“陛下,大事不好了,王安石親率三十萬大軍前來扣關。”
“王安石到底要幹什麼?難道他真不顧趙頊的死活了嗎?”馮框皺了皺眉頭說道;“不顧及君臣之禮了嗎?”
“別說那些沒用的;傳朕軍令:將趙頊押上城頭,守城部隊立刻登上城樓禦敵,弓弩引而不發;朕親自出城去會會他。”李諒祚果斷的下達軍令道。
“陛下,還是有末將去吧!”馮框說道。
“放心,只要你們不讓趙頊死了或者跑了,朕就是安全的。”李諒祚自信的說道;“王安石還沒有那麼大的膽子在大軍面前傷害朕,人家可是很在乎名譽的。”
李諒祚說完率軍眾人向關城的北門而去,李諒祚登上城樓看到城下黑壓壓的宋軍,頭皮也有點發麻,而去這些人還只是宋軍的前鋒部隊,在他們的背後誰知道還有多少個三十萬啊!這麼多人輪番攻城的話,就算夏軍的戰力再強,宋軍的戰力在弱,這金鎖關最終還是會失守的,如今李諒祚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宋帝趙頊威脅王安石和宋軍。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如果李諒祚不敢上的話,這對夏軍計程車氣可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同時也會讓王安石看出來自己沒有底氣,如果事情到了這種局面,局勢對於夏軍可就大大的不利了,宋軍據不投降玩命抵抗是李諒祚目前最為擔心的事情。
李諒祚從城樓上走下來騎上黑風向城門洞走去,李諒祚深呼了一口氣,下達軍令道:“開啟城門。”
“吱呀!吱呀!吱呀……”
金鎖關的城門緩緩開啟了,李諒祚策馬而出,這一次李諒祚一個護衛都沒有帶著;而且在李諒祚出城之後,金鎖關的城門並沒有關閉,而是一直開啟的,這樣做的目的第一:是向王安石傳達一個訊號,給他一些震懾;第二:一旦宋軍突然發動進攻,好讓李諒祚順利的撤回關內。
李諒祚身穿龍袍,將威龍馬槊插著地上單騎立於關前,放聲對宋軍說道:“爾等看看關上被擒之人是誰,如若在不投降朕就殺了趙頊。”
“夏皇請不要誤會,千萬不要傷害我家陛下,外臣此次前來就是來投降的。”王安石大聲的說道。
王安石說完徒步向李諒祚走了過來,王安石走到李諒祚身邊跪下將自己的帥印和虎符獻給李諒祚,以此表示向李諒祚投降,李諒祚接過這些後;王安石對李諒祚說道:“稟夏皇,雖然我前鋒大軍已經投降,但是在北邊依舊有數十萬大軍,這些只聽從外臣的號令,夏皇您看?”
“好,這些宋軍就有你去招降,朕也省的麻煩。”李諒祚大手一揮說道。
在李諒祚的威脅下,三十萬夏軍放下了武器選擇了投降,城外的宋軍大營成為了戰俘營,宋軍依舊被關押在這裡,為了防止宋軍發生暴亂,夏軍將宋軍的軍官和普通計程車卒分開關押,並將所有的武器全部收繳,另外吃飯也都按時供應,每天只給吃個半飽,而且每日還要在夏軍的監管下整修道路。
宋軍投降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隨後李諒祚命令楚王李孝仁率領五萬大軍北上,由於擁有趙頊的聖旨和從王安石哪裡得到的帥印和虎符,夏軍所過之處宋軍皆降,僅僅兩天的時間夏軍就成功接管了橫山以南的所有大宋城池,由於兵力不足,在一些不是戰略要地的城池夏軍都沒有駐軍,一切還像原來一樣,只不過旗幟換成了大夏帝國的。
如今的宋軍已經全部退到了橫山以北,也就是大宋佔據的夏國領土,宋軍剩餘的主力和民扶全部彙集在以永樂城為核心的夏東南地區,宋軍依舊佔據著洪州、宥州、夏州、石州、銀州、龍州等地。
李諒祚率軍從金鎖關返回之後,就一直停留在渭橋倉,同時李諒祚徵調民扶大修渭橋倉,對渭橋倉和渭橋鎮進行擴建城渭橋城,李諒祚打算將這個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地方打造成夏軍統治關中地區的核心;長期以來中原王朝凡是在關中定都的,都選擇將都城定在長安,也就是京兆府;其實這是有重要原因的,長安位於秦嶺以北、渭河以南,一旦關中面臨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時,渭河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可以阻擋北方騎兵的南下。
而大夏帝國卻沒有這個顧慮,夏軍本來就來自於北方,相反如今巴蜀和漢中還在大宋的手中,將關中的治所定在渭河以北,就等於有了秦嶺和渭河兩道天然的防線;為了建造渭橋城李諒祚親自參與設計,對於徵調的民扶也不是無償徵調的,來這裡幹活可是都有工錢的,這也讓李諒祚獲得了關中百姓的認可。
渭橋城外夏軍大營(時渭橋城還沒有建成)李諒祚的中軍大帳內。
李諒祚向小卓子問道:“楚王到哪了?”
“稟陛下,楚王率軍已經抵達龍州,過不了幾日就能收復所有淪陷的國土了。”小卓子對李諒祚說道。
“對宋之戰,可算是要結束了。”李諒祚鬆了一口氣說道;“武兒和常兒那邊有訊息嗎?”
“秦王殿下到是傳來了訊息,稱這幾日遼軍動作平凡,可能是想要大舉進攻。”
“經過這年的休養生息遼國的實力不可小覷啊!遼國兵馬雖然不多,但是戰力之強,而且還有能征善戰的武將,告訴常兒,對付遼軍不可硬來,能糊弄就糊弄,不要輕易開戰,一切等與大宋的戰事結束了以後再說。”
“是,奴才記下了。”
“常兒還沒有訊息啊!”
“代王殿下自從離開武州之後就一直沒有訊息,奴才枉自猜想殿下可能已經深入宋境快要抵達太原府了。”
“如今這局勢能不能拿下太原府已經不重要了,我兒能夠平安就好;卓子,常兒一有訊息立刻稟報與朕。”
“是,陛下。”
今天有點晚了,稍後還有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