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穀道上,燕殊正在焦急的等待著,按照約定天黑以後在這裡與李孝仁會合,可是如今天都黑了半個時辰了,李孝仁還沒有到著實讓燕殊擔心啊!李孝仁可是大夏帝國的楚王,當今夏皇的皇兄,如果要是在這裡出了點事情的話,燕殊這些人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你們留下來看管俘虜和戰馬,你們隨本將軍進山去尋找王爺,無論如何都要將王爺找回來。”燕殊指著說道。
燕殊帶著人進山後沒有多久就碰到了李孝仁,大軍下山後已經很晚了,夏軍只能就地紮營休息了;深夜燕殊來到了李孝仁的大帳,李孝仁正自己一個人美滋滋的喝著小酒,抓住了趙頊不但報了國仇家恨,而且還是一份天大的功勞,更是奠定了李孝仁在大夏朝廷內的地位。
“燕殊,來、來、來……陪本王喝兩杯,要是沒有你本王也不可能抓住趙頊小兒,等見到陛下之後,我一定為你請功。”李孝仁高興的說道。
燕殊喝了一杯酒跪在李孝仁面前請求道:“末將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王爺而應允。”
“你我兄弟,有何話起來說。”李孝仁將燕殊扶起來說道。
燕殊站起來說道:“王爺,末將想向您借三千兵馬。”
“借兵?”李孝仁稍微皺了一下眉頭說道:“你借兵幹什麼?”
“末將想去拿下以興元府為中心的利州路北部幾州,也就是漢中地區;漢中地處巴蜀和關中之間,是進蜀的必經之路。”
“漢中的確很重要,這樣吧!本王給你五千兵馬,此去只為一式能成最好,不行的話立刻撤回來。”
“末將多謝王爺恩典。”
“本王可是拿你當親兄弟,別說這些見外的話,來喝酒。”
次日清晨,河湟軍一分為二,燕殊率領五千兵馬向南而去,而李孝仁則率領剩下的不足五千兵馬壓著數千宋軍和宋帝趙頊向北而去;趙頊看到一隊夏軍掉頭向南,心中十分的不解,向旁邊的吳階問道:“吳愛卿,夏軍會分兵南下啊!”
“不好。”吳階聽到趙頊這話,心中一沉說道:“陛下,如果末將沒有猜錯的話,夏軍應該是奔漢中而去的,漢中守備鬆懈,當地廂軍戰力不強,恐怕漢中保不住了;漢中是巴蜀的屏障,失去了漢中巴蜀也就岌岌可危了。”
“沒想到這小小少年竟然有如此韜略,如若不能將其收入麾下,將來必成我大夏帝國的強敵。”李孝仁在心中想道,這一路上李孝仁都派人盯著吳階,生怕這小子跑了。
數日後,京兆府,南門。
李諒祚親率隨軍的文武百官前往南門迎接,當哨騎傳報楚王已經率軍即將到達的時候,李諒祚興奮的下令道:“起樂……”
在雄壯的音樂聲中,李孝仁押送著宋帝趙頊和俘虜來到了京兆府南門外,李孝仁在距離迎接隊伍數百步以外就下馬,然後徒步向李諒祚走來,由此可見李孝仁還沒有居功自傲到忘記禮儀的地步。
李諒祚一溜小跑的來到李孝仁面前說道:“皇兄,這次為朕和帝國立下大功了,朕重重有賞。”
“多謝陛下……”
李諒祚拉著李孝仁的手向京兆府城內走去,李諒祚拉著李孝仁剛走到城門口,李孝仁突然向李諒祚跪在說道:“陛下,微臣有一件東西要進獻給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