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對於此次宋遼聯合攻夏,可有應對之策;如何應對宋軍大軍壓境,的滅國之危。”委哥寧令向李諒祚問道;直至生命最終的時刻,委哥寧令依舊擔心的是整個大夏帝國。
“所有人都出去,房間外十丈之內不允許有人。”李諒祚下達軍令道;看著李延宗要出去,李諒祚繼續說道:“皇兄你留下吧!”
在所有的下人都離開之後,李諒祚對委哥寧令說道:“皇叔放心,對於宋軍朕早已經有了應對之策,雖然宋軍在鹽州一線佈置了大批兵力,對我大夏帝國形成了極大的威脅,更重要的是宋軍有上百萬的民扶,他們隨時可以武裝成軍隊;所以朕的計劃是這樣的避實就虛,繞過宋軍的正面,從起軟肋下手。”
“那宋軍的軟肋在何處?”委哥寧令繼續向李諒祚問道。
李諒祚對委哥寧令繼續說道:“宋軍的軟肋是糧道,雖然宋軍在前線佈置了大批兵力,但是越多的兵力也就意味著消耗越大,不光是糧草,另外藥物、衣服、兵器、鞋這些都是宋軍及其重要的戰略物資,一旦我們切斷了宋軍的糧道,不出半個月數十萬宋軍和上百萬民扶就會不戰而降。”
“那陛下打算如何切斷宋軍的糧道。”委哥寧令竟然掙扎著身子從床上做了起來,說話也不結巴了,像是一下子好了一樣,李諒祚知道這是委哥寧令的迴光返照。
李諒祚繼續說道:“朕打算親率二十萬大軍,從蘭州南下,大軍越過隴西直插關中,宋軍將大量兵力調到了正面防線其腹地勢必空虛,只要朕拿下了關中就等於切斷了宋軍的糧道和退路,到那時宋軍就不足為慮了。”
“陛下有此計劃本王就放心了。”委哥寧令笑著說道:“祚兒,你幼年登基,從掌權到現在一直為大夏帝國南征北戰、開疆拓土,你的能力本王不擔心,但是你要記住現在的大夏帝國,已經不是過去的西夏國了,萬事要求穩而不要求險;突襲關中雖然能為帝國帶來大勝,但是並不能徹底殲滅宋軍主力。”
“還請皇叔賜教。”李諒祚恭敬的說道。
“在大軍攻略關中之計,陛下應派遣一支軍隊進攻太原府,兵力無需太多萬餘人足矣,佔據太原等於切斷了北伐宋軍的回國之路,也等於切斷了西征宋軍的東逃之路,至此宋軍的兩路大軍皆會落入我夏軍的包圍之內,到那時陛下再將其逼降;
但是陛下要切記,在逼降宋軍主力之後,不可在與大宋持續交戰見好就收,可讓大宋割地賠款以示臣服之意;在降宋之後,陛下在回過頭來集中優勢兵力滅遼,此戰必須要一戰滅遼,陛下不可在心存仁慈;
在滅遼之後,我大夏帝國將佔據大唐故地的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及東北地區的所有疆域,雄踞北方虎視中原,憑藉著草原之力,陛下可建立百萬雄獅,然則陛下不可妄動刀兵,對大宋仍要以蠶食為主,以防塞爾柱帝國在背後捅刀子……”
這一夜晚上,委哥寧令跟李諒祚說了好多,基本上所有的都是對大宋的作戰方略,李諒祚跪在一旁都聽哭了,委哥寧令最後對李諒祚說道:“我拓跋李氏有此勇兒,本王死後也有臉去見列祖列宗了;宗兒,以後你要好好輔佐陛下一統天下,建立我拓跋李氏的萬……古……基……業……”
說完這句話委哥寧令就嚥氣了,李諒祚大叫一聲:“皇叔……”
“噗!”李諒祚一口鮮血吐了出來,由於之前的劇烈運動,在加上李諒祚跪了那麼長的時間,李諒祚左臂上的傷口已經崩裂了,鮮血順著胳膊已經留了一地了。
“陛下,來人快傳御醫。”李延宗大聲的叫喊道。
御醫給李諒祚處理完傷口後說道:“陛下只是急火攻心,在加上舊傷復發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是需要安心靜養。”
李諒祚朝御醫揮了揮手讓其退下,隨後李諒祚下旨道:“傳朕旨意不告天下,同化24年10月21日大夏楚王於西平府行宮薨,楚王一生輔佐朕幼年登基,少年助朕剿滅叛臣,其忠義、功績惟天可表,即日起追封楚王為成宗義皇帝,以皇帝之禮葬於大夏皇陵,靈位供於太廟永伴先帝與列祖列宗身側,享萬世香火。”
李延宗跪在李諒祚面前痛哭流涕的說道:“臣替父王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延宗聽封,即日起即楚王位,輔佐朕屠遼滅宋。”
“微臣領旨謝恩……”
“小卓子,傳朕旨意,全軍為成宗義皇帝披麻戴孝,朕要親自護送皇叔的棺槨回興慶府。”
委哥寧令的死次日便天下皆知了,李諒祚親率大軍護送委哥寧令的棺槨返回興慶府,並下旨在興慶府皇宮的含元殿內舉行國葬,這個訊息對於宋遼兩國來說無異於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為委哥寧令舉行國葬也就意味著夏軍在短時間會沒有什麼行動。
弘州耶律洪基的行宮內,如今遼軍主力已經從大同府前線退到了弘州,這一日耶律洪基召叢集臣大笑說道:“哈、哈、哈、哈……朕剛剛接到訊息,夏國楚王委哥寧令死了,這對於我大遼來說無異議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啊!李諒祚已經下令為委哥寧令舉行皇帝葬禮,委哥寧令是死在宋軍的箭下,在舉行完葬禮後,李諒祚勢必會其大軍為其復仇,夏宋兩軍勢必大打出手不死不休,等兩軍斗的兩敗俱傷時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陛下的意思是,如果宋勝我大遼趁勢收復失地,如果夏勝我軍趁此攻略中原。”耶律仁先說道。
“不錯,不愧是朕的汝陽王,傳朕旨意,大軍停止一切行動,囤聚糧草積蓄力量等待最佳戰機。”耶律洪基十分興奮的說道。
“謹遵陛下聖瑜……”
京兆府,宋神宗的行宮之內。
王安石跪在地上對宋神宗請命道:“陛下,委哥寧令死了,李諒祚勢必會對我軍實施報復,但是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微臣請陛下立刻下旨將關內和河東所有廂軍調往西部前線,再從前的民扶當中招募大量的輔兵,組建百萬大軍在夏國國喪期間進攻,此舉必能一舉攻破西平府,拿下興慶府,徹底的滅亡夏國;微臣請命親自前往前線統帥大軍西征。”
宋神宗一直沉默不語,在盤算著一切,最終宋神宗同意道:“好,朕封你樞密使、驃騎大將軍兼討逆大元帥,前往鹽州接管所有大軍,另外朕還會下旨從關中、河東、洛陽等地調兵支援前線,另授你募兵之權,可以在前線直接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