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兩個月了,塞爾柱帝國和黑汗王朝在忒耳迷城到紀渾河之間展開交戰了,雙方几戰下來互有勝負,如今兩國都在從國內抽調兵馬增援前線,另外黑汗王朝還與花剌子模國家組成聯軍,從側翼牽制塞爾柱帝國的兵力,對李諒祚來說戰機已經出現,可是到現在為止李諒祚還沒有做好進攻的準備。
夏宮御書房內,軍務副使楊守素、安北將軍李察罕、河湟將軍李孝仁、河套將軍梁格嵬、大同將軍昔裡仟部,以及御林軍團的各級將領李鉞、李秉常、李武、集辣勇兒、孫振、馮框、朱旭、李巖澤等人都在;李諒祚坐在龍椅上對眾人說道:“西征雖然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但是如今戰機已經出現,朕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因此朕決定出兵西域。”
“陛下聖明……”
“楊愛卿,你跟眾位將軍介紹一下西征事宜的準備情況吧!”李諒祚對楊守素說道。
“稟陛下,諸位將軍,經過兩個多月的準備,微臣已經在高昌城為諸位準備了六十萬大軍一個月的物資,這其中包括藥材、兵器、被服、糧草等等。”
“一個月,這也太少了吧!戰端一開這些戰備物資勢必消耗巨大,正在加上意外損失,一個月的物資根本就不夠用啊!最少也需要三個月。”李察罕皺了皺眉頭說道。
“李將軍,高昌城距離此處數千裡之遙,兩個多月的時間能夠湊齊這一個月的物資已經相當不容易了,陛下微臣真的已經竭盡全力了。”楊守素向李諒祚傾訴道。
“朕知道這其中的艱難,這麼短的時間能夠湊足一個月的物資已經相當不容易了,楊愛卿辛苦了。”李諒祚隨後從龍椅上站起來,走到諸位將領身邊說道;“朕看你們是這幾年的安逸日子過慣了,一個個吃的肥頭大耳的早就忘了怎麼打仗了吧!這次征戰還給你們準備了一個月的物資,當初跟著朕征討來遼國的時候,朕記得每人就帶了七天的口糧吧!現在給你們一個月的糧草覺得委屈了……”
李諒祚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李諒祚走到李察罕面前怒吼道:“沒有後勤供給就不打仗了,抱怨,你有什麼好抱怨的,朕的將士什麼時候也變得向富家公子一樣嬌貴起來了……”
李諒祚指著所有的將領說道:“朕告訴你們,沒有朕的軍令這些物資誰也不準動。”
“臣等謹遵陛下聖瑜……”
李諒祚回到龍椅上坐下下達軍令道:“聽令,安北軍大部即日起向西行軍前往齋桑泊地區集結,河套全軍、大同軍主力全部北調齋桑泊,北廷軍全部兵力也同樣向齋桑泊集結,命葛邏祿部抽調兵力配合作戰,以上軍隊組成西征北路軍共計二十萬大軍,由秦王李武任北路行營統帥,李察罕擔任副統帥,各部要秘密前往,大軍在齋桑泊集結待命;
御林軍團各部即日起秘密前往肅州以北的合羅川待命,各地東南邊境防務交由河湟軍駐守,各部集結的時候不要走大路,儘量在夜晚行軍,防止走漏訊息。”
“臣等謹遵陛下聖瑜……”
夏軍各部兵馬如今都太過於分散,各部而且都要秘密集結需要大量的時間,而李諒祚這段時間也並不清閒;在眾將離開之後,李諒祚將楊守素留了下來說道:“楊愛卿,朕給你個任務,讓你重做一次老本行。”
“陛下的意思是……”
“朕讓你帶人出使宋、遼兩國,約見兩國皇帝,就說朕要與之會盟。”李諒祚滿臉奸笑的說道。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要慎重考慮啊!”
“朕已經慎重考慮過了,三國會盟時必須的,朕必須要在西征期間穩住宋、遼兩國……”
“那陛下打算在何處與宋、遼兩國皇帝會盟?”
“楊愛卿你來看。”李諒祚將楊守素帶到一副地圖前說道;“朕打算在容城舉行會盟,此處處於夏、宋、遼三國交界處,距宋、遼近,距我大夏遠,在此地會盟最能顯現朕的誠意;此次會盟除了宋、遼兩國外,朕還會下旨讓安東都護府治下的諸侯國一同前來。”
“微臣斗膽問一句,陛下是否想借此次會盟擔任三國盟主……”
“哈哈哈……”李諒祚笑了幾聲說道;“愛卿儘管去辦理就是,朕自有打算。”
“是,微臣領旨……”
由於事情緊急,楊守素僅僅用了十天就來到了大宋的都城汴梁,由於大宋歷經了王安石變法,此時的大宋王朝比數年前更加的繁榮昌盛,此時正值宋、夏的蜜月期,所以對於楊守素的到來,宋神宗崇政殿以國禮接見了楊守素。
楊守素手持旌節走進崇政殿向宋神宗躬身行禮道:“大夏使臣楊守素拜見大宋皇帝陛下。”
“楊使節遠道而來辛苦了,不知這麼急著覲見朕所謂何事啊?”宋神宗向楊守素問道。
楊守素將國書拿出來說道:“稟大宋皇帝陛下,我大夏皇帝陛下有意與宋、遼兩國皇帝在容城會盟,我主特命外臣送來國書和請柬。”
一名內使將楊守素的國書呈到宋神宗的面前,宋神宗看了一遍國書,又看了看請柬說道:“下個月十五,這麼短的時間朕恐怕趕不過去啊!”
“皇帝陛下多慮了,今日是二十日,到下個月十五還有足足十五天的時間,足夠皇帝陛下從汴梁趕往容城了,另外我家陛下怕皇帝陛下來不及,特命外臣帶來了十匹良馬,他們個個可都是日行千里的寶馬良駒。”楊守素笑著說道。
“前往容城會盟,此時干係重大,夏使先回驛館歇息,容朕與眾位大臣商議一下。”宋神宗對楊守素說道。
在楊守素離開之後,整個大宋朝堂之上就炸了鍋了,無非就是兩種意見,一種是去,一種是不去,群臣吵得不可開交,可是這最終的主意還需要宋神宗自己來拿;看著吵鬧不停的群臣宋神宗只好下旨退朝,將朝中的幾名重臣叫到御書房商議。
“老將軍以為,此次會盟朕該不該去?”宋神宗向王韶問道。
此時的王韶已經老了,但是身體還算健朗,王韶對宋神宗說道:“陛下應該去?”
“為何?”其實在宋神宗的心裡是不願意去的,畢竟容城地處邊疆,稍有意外可能連小命都丟了。
“在這個時候,夏皇想要舉行會盟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夏軍要西征了,此次大夏國必定是舉傾國之兵西征,所以夏皇需要穩住我們大宋和遼國,陛下前去會盟正好可以麻痺夏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