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君謀天下之大夏帝國> 第334章 安東都護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4章 安東都護府

“不錯,此事已經得到陛下的批准。”高維對李秉常和李武說道;“陛下已經決定將遼東三十七國正是納入到帝國的管轄範圍之內,在遼東設立安東都護府,暫且由本官擔任安東都護府都護,由秦虎將軍任安東軍統帥,負責組建安東軍。”

高維說完拿出來李諒祚派人送來的安東都護府的大印,以及任命高維的聖旨,李秉常看到大印和聖旨之後確認高維說的是真的,要想真正的成立安東都護府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這不是李諒祚給個大印發個任命書就能夠解決的,首先安東都護府要在遼東選擇一個駐地,光這一點就極為難實現,畢竟現如今整個遼東都已經被三十七國給瓜分完了。

“高大人,既然要成立安東都護府那總要選個地方吧!”李武對高維說道;“我看要不就在這裡算了,地盤也大方圓千里。”

“不可。”高維反對說道;“這裡地盤是大,但是卻不能夠有效的控制整個東北地區,安東都護府的駐地必須是整個東北地區的核心地區。”

“核心地區?”李秉常吃驚的問道:“那不就是遼陽府嗎?那不是渤遼國的王城嗎?”

“遼陽府是不可能。”高維對李秉常說道;“哪裡是蕭撻凜的老巢,自然不可能讓我們進駐,我們只能另選其他地方。”

“看高大人的樣子,您是胸有成竹了。”李武笑著對對高維說道。

高維走到地圖前說道:“這件事我早就考慮過了,我打算將安東都護府的駐地安排在這……”

李武看著地圖上的標註說道:“樂郊城。”

“不錯,就是樂郊城。”高維眼睛犀利的說道;“樂郊城又稱瀋州,位於遼河上游北岸,遼東丘陵西側,地處遼河平原西部邊緣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再則樂郊城位於渤遼國、渤海國和女真國三國交界處,將安東都護府設在此地,可以有效的控制三國。”

“樂郊地區的確是一個好地方,這裡雖然位於三國交界,可是實際上卻又渤遼國控制。”李秉常對高維說道;“我們剛剛坑了蕭撻凜,再讓他交出樂郊城,恐怕人家不肯吧!”

“那就要看本官的手段了。”高維眼光十分兇狠的說道;“我大夏國看上的東西,即便是天王老子也要放手。”

在確定好了所有的一切之後,高維帶著李秉常和李武二人親赴位於鴨綠江北岸的渤遼軍大營談判,雖然蕭撻凜此時內心十分的氣憤,但是還並不敢根高維翻臉,畢竟高維代表的是大夏國,如今渤遼國和沒有跟大夏國叫板的實力。

高維見到蕭撻凜立刻開門見山的說道;“渤遼王有禮了,本官此次前來是有一些事情要與大王商議,如今高麗戰事已經結束,渤遼國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雖然決定性的大戰都是我夏軍大的,但是渤遼軍也出了不少力,這戰果由我夏軍獨吞本官覺得不是很合適。”

蕭撻凜一聽高維這麼說,臉色立刻露出喜色,但是很快就陰沉了下來,因為蕭撻凜清楚,高維不可能有那麼好心,於是蕭撻凜向高維問道:“不知上使打算如何補償我國啊?”

高維笑著說道:“很簡單,將鴨綠江以南大同江以北方圓千里的疆域劃歸渤遼國所有。”

高維的話音剛落,蕭撻凜聽得眼睛都直了,這方圓千里的土地,正是蕭撻凜夢寐以求的地方,蕭撻凜沒想到高維就這樣給自己了,不過隨後高維繼續說道:“不過,這些疆域不是白白贈與大王的,大王需要拿東西來換。”

蕭撻凜皺了皺眉頭說道:“東西,什麼東西?”

高維拿出一份地圖來說道:“按古制我們以地制地,本官的意思是拿鴨綠江以南大同江以北的土地來換取渤遼國的樂郊及其方圓百里的土地。”

“樂郊?”蕭撻凜皺了皺眉頭在心裡想道;“這傢伙要樂郊想要做什麼?樂郊雖然被我渤遼國控制,但是卻地處北疆,是我渤遼國防禦北方女真國的橋頭堡,而且樂郊周圍百里形勢複雜,並不是全部由我渤遼國控制;而且一旦將樂郊交給了大夏國那我遼陽府豈不是隨時處於夏軍的兵峰之下了嗎?”

蕭撻凜深思熟慮以後對高維說道:“高大人,此事事關重大,小王需要與眾臣商議一下。”

“好,那本官就給大王一日的時間,明日此時,本官希望能夠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高維笑著對蕭撻凜說道。

在高維離開之後,蕭撻凜向蕭景桓問道:“桓兒,你說我們要不要與夏軍制地?”

“兒臣聽憑父王吩咐。”蕭景桓恭敬的說道。

蕭撻凜嘆了一口氣說道:“你是本王的長子,是渤遼國的世子,本王的王位以後還需要你來繼承,你沒有一點主見怎麼能行啊!”

蕭景桓看了看蕭景桓說道;“父王,高麗之戰兒臣感受頗多,尤其是對夏軍的戰鬥力更是有了全新的認識,夏軍的戰鬥力之強不僅僅是因為普通計程車卒,更重要的是基層的軍官,每一個上過戰場的夏軍士卒甚至都可以成為基層軍官,他們每到一地隨時都可以招募兵士進行擴張;就拿這次來說,兒臣之所以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使因為,夏軍撤換來了我們所有的基層軍官,而且還對我們計程車卒進行洗腦,並利用利益來引誘他們……”

“桓兒,那你的意思是?”蕭撻凜向蕭景桓問道。

蕭景桓向蕭撻凜行禮說道:“父王,您覺得就算我渤遼國一統三十七國封鎖錦州就能夠跟夏軍相抗衡嗎?如今夏軍之所以沒有將手伸到這裡,那是因為夏軍沒有與遼東接壤,否則當年夏皇也不肯能實行分封;兒臣以為我渤遼國應該改變國策,放棄一統三十七國,從此真心實意的做大夏國的藩屬聽從調遣,如此我蕭家或許可以永保渤遼國王位,可以世世代代稱王遼東;

現如今大夏國的實力正在一個上升期,在這個時候任何的國家也大夏國作對都沒有好下場,西州回鶻、遼國、乃蠻部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如果父王繼續堅持國策的話,那渤遼國就將會成為大夏國的下一個墊腳石,而且就算是夏軍不進入遼東地區,那也會換其他人取代我們蕭家成為遼東之主,而且我蕭家與大夏國開戰的話,那些文武百官會誓死跟從嗎?他們會不會在大夏國的威逼利誘下造反,這一切的可能性太大的,兒臣請父王三思。”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