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章 搶運神器

西京大同,此時的大同已經被夏軍佔領,佔領大同原本在李諒祚的計劃之外,能夠佔領大同對於李諒祚來說是個意外驚喜,對於遼軍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個噩夢,大同是河濱、寧邊兩地的大後方,夏軍佔領了大同不但端了遼軍的後勤基地,而且還切斷西部遼軍的後退之路。

大同失守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前線,耶律仁先聽說大同失守大吃一驚,連忙封鎖了這一訊息,並連夜撤軍準備奪回大同,可是耶律仁先還是晚了一步,集思辣義先一步得到李諒祚的通報,於是集思辣義決定先發制人在半路上伏擊遼軍,集思辣義在將大軍埋伏在古長城附近,這裡是遼軍東撤的必經之路。

由於耶律仁先著急率軍回大同,耶律仁先也沒有料到夏軍竟然會在自己的後方伏擊自己,於是毫無防備遼軍鑽進了夏軍精心準備的口袋,這個口袋進來容易出去難,五萬遼軍被集思辣義率領的三萬夏軍打了個大敗,耶律仁先只率領數十騎向東北方的宣德逃去,此役夏軍大獲全勝。

遼軍雖然戰敗,但是留下了大量的俘虜,這些俘虜對於集思辣義來說就是累贅,在集思辣義的策劃下夏軍將投向的三萬遼軍引誘到一個山坳當中全部射殺,在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這三萬被誘殺的遼軍直接被遺棄在了山坳當中,成了野狼的食物。

集思辣義在殲滅耶律仁先的五萬遼軍之後,率領自己麾下的三萬大軍來到了大同,得到支援的李諒祚有了充足的兵力守衛大同;就在集思辣義率軍趕到大同的當天,李諒祚得到訊息耶律涅魯古已經率領十萬遼軍到了奉義。

“陛下,遼軍已經到達奉義,距離大同只有數里之遙。”集思辣義對李諒祚說道。

李諒祚向集思辣義問道:“愛卿,如果讓你守衛大同能受幾時?”

“大同是遼國西京,城高池深,而且城內守城器械、糧草、箭羽準備充足,末將保證守住三個月不成問題。”集思辣義回答道。

李諒祚聽到集思辣義的話深思熟慮一番說道:“朕決定放棄大同。”

李諒祚話音剛落,集思辣義立刻不解的問道:“陛下,大同是一處絕佳的戰略要地,而且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只要再給末將兩萬兵馬,末將保證能夠為陛下永遠守住大同。”

李諒祚解釋道:“大同是遼國西京,對於遼國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如果我軍佔有大同勢必會引遼國與我們全面開戰,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根本無法與遼國相抗衡,況且國內還有朕的舅舅拖後腿,所以朕打算以大同和耶律重元為籌碼,逼迫遼國與朕簽訂城下之盟,將西部四州割讓給我大夏國。”

“可是陛下,這樣遼國皇帝能同意嗎?”集思辣義問道。

“所以在此之前我們必須擊潰奉義的十萬遼軍,以大勝之勢議和。”李諒祚眼中閃過一道精光說道;“不過在撤離之前,大同城內所有能搬走的東西全部給朕搬走,所有的青壯、六歲以上的孩子,四十歲以下的婦女,全部遷往我大夏國境內……”

兩日之後,李諒祚接到訊息,原本在寧邊與金肅夏軍對峙的蕭遠山主動撤軍返回朔州了,這對於李諒祚來說無異於是一個壞訊息,表面上看夏軍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寧邊,可是實際上蕭遠山卻是在收縮防線,龜縮在朔州的蕭遠山就像是李諒祚背後的一把刀子,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出來咬李諒祚一口。

蕭遠山主動讓出寧邊州,讓李諒祚更加堅定從大同撤軍的決定,既然決定了就應該立刻行動,李諒祚下令造了很多雪橇,如今北方正值冬季大地一片素白,雪橇無異於是雪地運輸的絕佳工具,有了雪橇李諒祚就可以將大同的所有東西全都搬回去。

“末將(微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毅和周文泰進來行禮道。

李諒祚大手一揮;“兩位愛卿平身吧!”

“謝陛下……”

繁瑣的禮節過後,李諒祚向李毅問道:“李毅帶了多少兵馬來大同?”

“稟陛下,末將只率領了三萬鐵騎前來,其餘的兵馬全都駐守在寧邊待命。”李毅回答道;“末將原本想將全部的兵馬都帶來,可是軍師不讓。”李毅滿臉氣憤的繼續說道。

李諒祚訓斥李毅道:“軍師做的對,現在我軍後方可是還有蕭遠山這顆釘子,要是後方沒有大軍駐守,一旦被蕭遠山切斷了後路我軍可就玩完了。”

“原來如此,末將受教了……”李毅說道。

“先生對如今的戰局如何看?”李諒祚向周文泰問道。

周文泰笑著說道:“陛下不是已經做出決定了嗎?何故還來問臣呢?”

李諒祚大笑說道:“那先生以為朕的決定是否正確呢?”

“陛下依勝議和的方略自然正確,只是微臣不贊同陛下在撤軍之時大規模屠城。”周文泰直言不諱的說道。

“朕沒有說要大規模屠城啊!”李諒祚說道。

周文泰說道:“陛下雖然沒有下旨,但是陛下麾下的諸位將軍會這麼做,對於他們來說屠城同樣可以立功。”

“你不讓朕阻止屠城恐怕也沒有安什麼好心吧!”李諒祚笑道。

“陛下將城內的青壯和婦孺都帶走了,剩下的只有老弱病殘,這些人要想活下去勢必要靠遼國朝廷的救濟,如此以來即消耗遼國的國力,又為陛下贏得一些仁義之名,陛下何樂而不為呢!”周文泰奸詐的說道。

“今日朕才發現先生原來是一隻老狐狸。”李諒祚笑道;“朕就依先生所言,下旨大軍撤退之時不得屠城。”

“謝陛下。”周文泰拜謝道;“如果陛下想將來更容易攻佔大同,微臣還有一計。”

“先生有何話儘管說就是了。”李諒祚說道。

周文泰說道:“陛下可以從繳獲的糧草中分出一部分給四周的百姓,遼軍入城之後發現城內已經被洗劫乾淨了,勢必會從百姓手中徵集,如此我軍和遼軍就會形成鮮明的對比,以後百姓自然就會擁護陛下。”

“朕相信先生,這些事情先生就看著辦吧!”李諒祚對周文泰說道。

在周文泰的幫助下,夏軍迅速的獲得了大同百姓的民心,有了百姓的幫助大同的物資開始源源不斷的向黃河以西的河清城運去,而夏軍則可以抽調足夠的兵力與奉義的十萬遼軍對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