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王府大堂內李諒祚也不客氣,直接就坐在了原本屬於耶律仁先的王位上,夏軍將領和北遼軍將領位列兩邊,由於李諒祚搶了原本屬於耶律仁先的位置,耶律仁先只能尷尬站在自己一方為首的位置。
而此時夏軍為首的是李毅而不是高維,李諒祚坐下後掃視了一眼所有人說道:“城內的文臣武將都到齊了吧!其實朕這裡也沒有什麼大事,時間也不早了,大家都散了吧!汝陽王、李毅和高維你們三人留下,朕有事和你們商量。”
在所有無關人員離開之後,三人落座李諒祚對他們說道:“如今大同城被南遼軍圍的水洩不通,朕能夠進來也是僥倖;在大同無論是兵力,還是糧草物資我們都無法和南遼軍相比,所以這大同失守是早晚的事,既然如此朕覺得不如早早的撤出大同,以免浪費不必要的兵力。”
李諒祚的一句話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李諒祚的這個決定讓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的意外,大同對於西夏的重要性,在場的所有人都清楚,所有人也不解為何李諒祚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從何大同撤軍,這其中最鬱悶的要數汝陽王耶律仁先了,畢竟大同可是耶律仁先的老巢啊!
耶律仁先十分鬱悶的向李諒祚問道:“不知陛下為何突然決定撤軍呢?這好像與我們當初的協議有出入吧!”
李諒祚表現的十分為難的說道:“朕這不是也沒有辦法嗎,這大同對於我們來說的確十分重要,是我軍反攻南遼軍的橋頭堡,可是現在以我們的兵力和實力根本沒有辦法進入到反攻階段;大同周圍的戰略已經全部失守了,與其在這裡繼續投入浪費兵力,不如撤出大同,將所有兵力重新佈置一條防線,積蓄力量在進行反攻。”
耶律仁先依舊不甘心對李諒祚說道:“陛下,大同一旦失守南遼軍就會在西部有一個穩固的戰略支撐點,到那時我們就會更加的被動,還請陛下三思。”
李諒祚冷著臉繼續堅持道:“朕心意已決,如果汝陽王麾下的北遼軍不願意撤出大同的話,朕也不會強制你們。”
耶律仁先心中咒罵道:“你奶奶的,現在大同之所以還在,還不是因為你們夏軍駐守;連你都跑了,老子在待下去不是自己找死嘛……”
耶律仁先在心中將李諒祚一通咒罵,連十八代祖宗都捎上了,罵的李諒祚一個勁的打噴嚏,雖然耶律仁先在心裡罵李諒祚,但是表面上卻不高興的說道:“既然如此,那本王聽從陛下的決議即刻。”
耶律仁先說完也不停留,直接離開了大堂,在耶律仁先離開之後,李諒祚用自己一雙犀利的眼睛盯著李毅和高維,盯得二人心裡一直發毛,李諒祚盯了二人將近一柱香的時間,李諒祚不發話李毅和高維只能像小學生一樣在一旁看著。
二人感覺過了好長時間,李諒祚才訓斥道:“你們兩個腦袋是不是進水了,成漿糊了,來之前朕是怎麼告訴你們的,讓你們不要與南遼軍發生衝突,不要發生衝突,可你們呢!竟然一聲不響的打起來了,一旦兩國全面開戰,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後果嗎……”
李諒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將二人痛罵了一頓,二人即便是心裡委屈也只能忍著,說實話此次與南遼軍發生衝突是必然的,根本就不關二人的事,無論是誰當時來到大同,都勢必會與南遼軍發生衝突,某種意義上二人是當了一次替罪羊。
其實李諒祚也清楚這種衝突不是可控的,李諒祚之所以訓斥二人其實就是為了敲打敲打他們,尤其是高維,此次進城見到高維李諒祚發現,高維的身上出現了一種居功自傲的傲氣,雖然對於李諒祚還是很恭敬的,但是對於其他人就有些改變了。
這也屬於常情,畢竟高維是靠自己的一雙嘴皮子將朔州和大同拿下了,這樣的功績也只有戰國時期的蘇秦、張儀才有過;但是李諒祚對此是既高興又擔憂,原因很簡單高興說明高維雖然很有才華,但是也是一個不同人,不是會隱藏自己的老油條;擔憂是因為,李諒祚害怕這樣一個大才從此墮落下去,這對於西夏朝廷而言可是一大損失啊!
將二人訓斥一通,在二人離開之後,李諒祚對小卓子說道:“去將集辣思義將軍找來,朕有事與其商議。”
“是,奴才這就去辦。”小卓子應聲說道。
很快集辣思義就被小卓子找來了,集辣思義見到李諒祚立刻行跪拜之禮道:“老臣集辣思義拜見陛下,請陛下贖老臣無迎接之罪。”
“老將軍免禮,老將軍鎮守大同辛苦了。”李諒祚走到集辣思義身邊,將集辣思義扶起來說道。
集辣思義看到李諒祚十分的激動,說起來自從當初沃羅駭城之戰以後,李諒祚與集辣思義已經數年沒見了,這數年來集辣思義一直鎮守西夏在東北方的大門,守衛西夏東北部防線,按理說這也打破了常規,按理來說邊軍主將一般三年就輪換一次,最多也不會超過五年。
可是要從李諒祚掌權算起,集辣思義鎮守東北已經六年多了,要是從李諒祚繼位時算起,集辣思義已經在東北紮根二十餘年,可以說如今的河套軍是集辣思義一手帶出來的,基層軍官基本上都是集辣思義的老部下,聰某種意義上而言集辣思義就是一個大軍閥。
李諒祚之所以還允許集辣思義繼續掌軍,就是看中了集辣思義一點那就是忠誠,忠誠這一點集辣思義根本沒得說,當年李諒祚還沒有掌權,除了從京城大營內劃拉出來幾萬人馬,剩餘的全都是接管的集辣思義手下的軍隊。
李諒祚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允許集辣思義一直統領河套軍這麼多年,才將集辣思義的長子集辣勇兒提拔到中央軍一師主將,由此可見集辣思義父子在李諒祚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老將軍多年鎮守邊關失守了,朕代西夏百姓謝老將軍了。”李諒祚拱手對集辣思義說道。
集辣思義感動的滿眼淚花說道:“這是老臣應該做的,老臣這點微薄功績,怎敢當陛下如此對待,老臣只有萬死一報陛下隆恩。”
李諒祚笑道:“怎麼捨得老將軍死呢!朕還指望老將軍為朕守好西夏在東北的大門呢!”
今天這更奉上,請大家多多支援,多多給推薦票和各種票票,天宇謝謝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