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府皇宮大殿之上,李諒祚對宋使富弼是連威嚇帶忽悠,將富弼是弄得個暈頭轉向,反正不管怎麼著是將富弼給嚇唬住了,但是有些事富弼不管私自決斷,立刻快馬送到汴梁稟報給宋英宗。
內閣官署,五位閣臣苦笑著互相看了看,此事五人都明白了李諒祚昨晚的用意,李諒祚昨晚對五位閣臣的那番話多有警示之意,又是是對周文泰;自從李諒祚數日佔領河湟之後,朝中的所有大臣都以為西夏已經崛起,其實國力已經不弱於宋、遼,所以朝堂之上多有誇誇其談之輩。
可是李諒祚清楚的知道西夏與宋、遼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遠,李諒祚之所以只警示五位閣臣,與練兵只是的層層高壓的方法相同,他們五位回去之後自然會訓斥下面的官員;至於百官出宮迎接富弼,一則是對百官的懲罰,駁他們的面子,二則才是為了向富弼勢弱表現出親宋之意。
李諒祚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當富弼的奏摺送到宋英宗案前之後,宋英宗也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出兵打西夏的話,李諒祚必定拼死抵抗,到時候宋軍就是勝了恐怕也會傷亡慘重,到時候遼國就可漁翁得利,不大宋英宗又有些不太甘心。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宋英宗在此招來了呂公著、歐陽修和韓琦三位重臣;宋英宗向三人問道:“三位愛卿對此事如何看待啊?”
“陛下,此時戰機已失,此時攻打河湟,夏軍必定有所防備,臣建議還是撤軍的好。”韓琦對宋英宗說道。
宋英宗反而向韓琦問道:“朕記得韓愛卿上一次不是這麼說的呀!”
韓琦對宋英宗解釋道:“陛下,此一時彼一時,但是夏軍剛入河湟,我軍可聯合河湟吐蕃聯手抗夏,如此既師出有名又有當地百姓的支援;其次當夏軍剛剛佔領河湟時,吐蕃人心惶惶我軍可借救出唃廝囉的名義攻夏,那時吐蕃人必定響應,我軍佔據大義;
可是此時夏軍已有所防備,而且吐蕃民心漸漸穩固,此時我軍攻打河湟師出無名,微臣還聽說李諒祚在河湟施以仁政,我軍貿然進攻恐怕還會遭到吐蕃人的反抗,到那時吐蕃人就全都倒向夏軍了。”
宋英宗懊悔的對韓琦說道:“朕悔當初不聽愛卿所言啊!此乃朕之過呀!不知三位愛卿以為下一步應該如何?”
“陛下,事已至此,只能與西夏修好,撤回隴西大軍。”歐陽修對宋英宗說道。
宋英宗說道:“愛卿可否與朕詳說。”
“稟陛下,如果此時我軍伐夏的話,恐怕李諒祚真的會說的出做的到,西夏現在不過是一艘爛船,雖然幾經修補,但是依舊是千瘡百孔,但是真的撞向我大宋,雖然不能使我大宋有亡國之危,但是恐怕也要元氣大傷啊!
到那時就算我們滅了西夏,恐怕遼兵已經距離汴梁不遠了,所以微臣以為現在不可對西夏用兵,反而要慫恿西夏去攻打遼國;李諒祚佔了幽雲西部四州,與遼國已經結下大仇,只要兩國之間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我大宋便可坐收漁翁之利,藉此一統天下也未嘗不可啊!”歐陽修對宋英宗言道。
宋英宗聽得是熱血沸騰,連連叫好道:“好、好、好……愛卿所言正是,朕即可下旨富弼,讓他好生結交西夏……”
李諒祚沒有想到在這一刻原本的歷史面貌已經面目全非了,自河湟之戰後歷史已經偏離了原來的軌跡,而現在更是南轅北轍、面目全非,隨著西夏佔領河湟,原本和睦已久的宋、遼兩國也開始蠢蠢欲動了,宋、遼、夏三國之間互相試探。
西夏吞下一塊肥肉這讓宋、遼兩國的皇帝都眼熱,那個皇帝不想為國開疆拓土、名垂青史啊!最好當然是一統天下了,所以三國之間原本清澈的湖水開始越來越渾,而李諒祚則有心攪渾,只有水渾了西夏才可渾水摸魚啊!
數日後,西夏皇宮御書房。
李諒祚端坐在龍椅上批閱奏摺,李毅站在一側侍候,此時小卓子急匆匆的走了進來,李諒祚將手中的奏摺丟向一邊說道:“宋軍撤了。”
“陛下英明,二十萬宋軍已經離開了隴西,奴才還探知宋帝有竄夏伐遼之意,好坐山觀虎鬥。”小卓子對李諒祚說道。
李諒祚笑笑說道:“真是打的一幅如意算盤,朕憑什麼聽他的呀!對了,遼國那邊有什麼動靜嗎?”
“據探報,遼軍向大同增兵五萬,其他的到沒有什麼訊息。”小卓子對李諒祚說道。
李諒祚向小卓子問道:“向大同增兵是耶魯洪基的意思,還是耶律重元。”
“是遼帝耶律洪基下的旨。”小卓子對李諒祚說道。
李諒祚有些驚奇的說道:“怪了,耶律洪基怎麼突然向大同增兵呢?”
“陛下,會不會是衝著我們來的。”李毅對李諒祚說道。
李諒祚搖了搖頭說道:“按理說不應該啊!如果遼軍真的是衝著我們來的話,不可能單單隻派五萬遼軍啊!”
李毅向李諒祚建議道:“即便如此,陛下也不可輕視啊!”
李諒祚點頭道:“小卓子,這幾日多留意一下遼軍的動向,有和軍報立刻稟報與朕。”
“是,奴才領命。”小卓子應道道。
次日,在得到宋英宗的決議之後,富弼再次拜見李諒祚,相比於上一次這次要客氣的多,富弼將宋英宗的意思告訴李諒祚,李諒祚對此十分的高興。
李諒祚坐在龍椅上滿臉笑意的對富弼說道:“過幾日朕會在國都舉行一次盛大的閱兵儀式,到時各國使臣也都到了,朕想請宋使多留些時日;
另外朕知道大宋缺馬,朕雖然不能每年與大宋交易四萬匹,但是一萬匹還是有的,只是眼下我西夏也缺馬所以價格可能會稍微貴上一些。”
“無妨,只要夏國主肯賣無論多少錢,我大宋皆全價購買。”富弼欣喜的說道。
李諒祚對富弼笑道:“好,朕即可下旨讓他們準備良馬萬匹,等宋使回國之時交易如何?”
“甚好,甚好……”富弼笑道。
散朝之後,委哥寧令找上李諒祚問道:“陛下,何故要向大宋販賣戰馬,陛下不知此乃資助敵國嗎?”
李諒祚邊走邊對委哥寧令笑道:“皇叔,朕何時說要向大宋販賣戰馬了。”
“陛下金口玉言,怎能出爾反爾。”委哥寧令恍然大悟道;“難道陛下是想……”
李諒祚笑道:“皇叔心知肚明即可,不必說出來,反正大宋有的是錢也不怕送我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