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諒祚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為了以後奪回大權最準備,俗話說的好‘若要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李諒祚將西夏的軍政大權全都交給沒藏訛龐之後,沒藏訛龐必定意得志滿,不將其餘的党項貴族放在眼中,這樣一來他們中間就會產生裂痕,自然就會有一些人倒向李諒祚這一邊了。
另外李諒祚到承天寺可不是真的為太后祈福,而是要秘密訓練一支屬於自己的特種部隊,目的就是為了除掉整個後族集團;其實李諒祚從一年前就開始秘密佈局了,之所以不選在皇宮之內,那是因為在皇宮之中到處都是沒藏訛龐的眼線,什麼事情都瞞不過沒藏訛龐的眼睛。
承天寺一個破舊的禪院內,李諒祚脫去了龍袍身穿武服,在李諒祚面前的站著的就是委哥寧令送來的五十名少年,李諒祚站在這些人面前說道:“你們要記住從今日起你們的命都是屬於朕的,朕讓你們幹什麼就必須幹什麼?哪怕讓你們去死也要毫不猶豫;
從今日起你們要與朕榮辱與共,從今日起你們也就是朕的兄弟,你們的性命屬於朕,朕也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了你們;從今天開始你們要忘記自己的名字,因為你們的名字只有一個那就是‘血狼’……”
李諒祚對著五十名少年一陣慷慨激昂之後,每日都跟著五十人在一起,每日跟他們一起訓練,從這一刻起天下出現了一支所向無敵,令人聞風喪膽的軍隊,在後世史書的記載當中他們不是人,他們是一群從地獄走出來的惡魔,因為他們是——血狼。
李諒祚除了訓練他們還交給他們讀書識字,因為在李諒祚的眼中他們不會完全的成為殺人的機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甚至會分散到各個軍隊中擔任教官培養新人,血狼特戰隊是一支有勇有謀的特殊軍隊。
在這三年內李諒祚對這些人進行了殘酷的訓練,李諒祚按照前世所知道的訓練方法訓練這支軍隊,每日每人最少要跑十公里、一千個俯臥撐、兩千個仰臥起坐,當然這只是基礎的訓練;在基礎訓練完成之後,他們還要練習各種武功,熟悉各種武器裝備。
不知不覺之中,一年的時間過去了,血狼特戰隊已經擁有很強大的戰鬥力了,這一年的時間李諒祚的變化也非常大,李諒祚透過委哥寧令已經將自己打的手伸向了西夏邊關將領之中,籠絡了一批對沒藏訛龐極為不滿的將領。
深夜,承天寺內。
李毅走到李諒祚的身邊說道:“陛下,皇叔來了,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向陛下稟報,現在正在密室當中等候。”
李諒祚直接說道:“走我們去密室吧!”
李諒祚剛進密室,委哥寧令就向李諒祚行禮道:“微臣拜見陛下。”
“皇叔免禮吧!”李諒祚坐下之後對委哥寧令說道;“什麼事情還要勞煩皇叔這大晚上的跑一趟。”
委哥寧令滿臉興奮的對李諒祚說道:“陛下,喜事,大喜事啊!沒藏訛龐派其子沒藏塗山領兵三萬佔領了屈野河以西百里的耕地,並有伺機攻打宋朝麟州的樣式。”
“哦!”李諒祚有驚奇的說道;“宋朝方面對此有何動靜?”
委哥寧令立刻向李諒祚彙報道:“宋朝已經派來了使臣討要說法,不過沒藏訛龐根本沒有見宋朝的使臣;不過微臣聽說為了報復我們,宋朝已經關閉了邊境的榷場。”
聽說榷場關閉,李諒祚緊緊皺起了眉頭對委哥寧令說道:“榷場一旦關閉恐怕我西夏百姓就不好過了,我西夏遠不及大宋富裕,無論是糧食、布匹、瓷器、茶葉也謝都要從宋朝大量進口,如今宋朝關閉了榷場恐怕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微臣以為這正是陛下的大好時機,陛下憑藉這件事獲得大宋的支援,再加上我們拉攏的朝廷和地方上的大臣,一舉剷除沒藏訛龐的勢力不是什麼難事?”委哥寧令對李諒祚說道。
李諒祚搖了搖頭說道:“不可,現在還不是最佳的時機,此時乃是我大夏國的家事,朕不希望有外人插手;對了皇叔上一次你跟朕說的那個李延宗怎麼樣了?”
“李延宗是嘉寧軍司的都統軍現在駐守在宥州,如今宥州的軍政大權已經全部掌握在了他的手中,在皇族當中李延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委哥寧令對李諒祚說道。
李諒祚點了點頭像委哥寧令問道:“這嘉寧軍司有多少兵馬?”
“嘉寧軍司常駐兵馬有三萬餘人,由於駐守在夏宋邊界,所以全部為我大夏國的精銳,其中重甲騎兵鐵鷂子一千人,精銳步卒步跋子五千,其餘的也都是百戰精兵。”委哥寧令向李諒祚彙報道。
“皇叔,我大夏國現在的人口有多少?能夠動用的兵力又有多少?”李諒祚繼續向委哥寧令問道。
委哥寧令向李諒祚解釋道:“陛下,我國目前的人口在一百七十萬左右,大部分的人口集中在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另外先帝將整個天下劃分為四府兩廂十二軍司;
四府為:興慶府、西平府、西涼府和宣化府,兩廂分別是左廂朝順軍司和右廂神勇軍司,此外還剩下十大軍司分別為黑水鎮燕軍司、黑山威福軍司、西平軍司、甘肅軍司、卓囉和南軍司、西壽保泰軍司、靜塞軍司、嘉寧軍司、祥祐軍司和白馬強軍司;
每處軍司按照重要性駐兵的規模也不同,我國常備兵馬有三十三萬,戰時可動用的兵馬最多五十萬;大部分的兵馬都集中在西南的宋夏邊界。”
在委哥寧令彙報完了之後,李諒祚陷入到了沉思,按照西夏現在的狀態之所以能夠自保,完全是因為全民皆兵的原因;同時李諒祚也明白了在宋、遼、夏三國之中為什麼西夏是最弱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人口不足,沒有充足的後背兵員。
別看這西夏跟大宋以往的幾次交手全都取得了勝利,那些只是表面現象,宋朝之所以失敗原因有幾點:首先大宋以文官統兵,這屬於外行指揮內行;其次被遼國牽至不能發揮全力;再有就是宋朝皇帝的意志不是特別的堅定。
如果大宋真的肯不惜一切代價消滅西夏的話,恐怕大宋的軍隊就是每人一口吐沫就能夠將西夏給滅了;在意識到宋夏之間的差距之後,李諒祚也就確定了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主要就是聯宋抗遼,就軍事力量而言宋、遼、夏三國中,遼國的軍事實力是最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