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當皇宮內傳出皇帝遭到刺殺的訊息之後,所有的朝廷重臣全都趕到了皇宮之中,此時的皇宮以及興慶府已經完全落入到了國相沒藏訛龐的手中,所有反對沒藏訛龐的人全部被誅殺,沒藏訛龐一時之間權傾朝野。
李元昊的寢宮內,此時的李元昊只剩下一口氣了,御醫用人參將李元昊的這口氣吊住,只等著朝中的大臣到來宣佈遺詔;在沒藏訛龐的安排下所有的大臣全都來到了李元昊的龍榻前。
李元昊望著跪在地上的群臣說道:“朕自知大限將至,朕的這一生也算是輝煌無限,朕之所以不能閉眼是因為不能放下我大夏國的百年基業;我大夏國北有遼國、南有大宋,此二國國力升我大夏國數倍,要想防止兩國來犯只有選一名賢明的君主,而如今太子謀反,小兒諒祚還不滿週歲,都不能承繼大統;
所以朕決定將皇位傳給朕的弟弟委哥寧令,國相立刻派人前往西平府宣旨,眾愛卿以後一定要齊心協力輔佐新皇。”
“臣等謹遵陛下聖命,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痛哭的接下聖旨道。
當天夜晚李元昊因為失血過多而亡,李元昊駕崩之後,沒藏訛龐並沒有立刻派人前往西平府召委哥寧令回朝,而是趁機搶奪興慶府周圍數城的兵馬大權。
次日朝會,沒藏訛龐召集文武百官對於李元昊的遺詔,沒藏訛龐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遵循,所以此次朝會的內容也是為了將李諒祚附上皇位。
“諸位大人,如今陛下新喪,國不可一日無君,依本相之意應該早立新君,如此才能夠安撫天下民心。”沒藏訛龐道貌岸然的說道。
大臣諾移賞都立刻反對說道:“相國大人此言差異,陛下臨終遺命將皇位傳與委哥寧令,我等理應遵照陛下遺命迎接委哥寧令承繼大統。”
沒藏訛龐對眾臣說道:“委哥寧令不是陛下之子,而且沒有任何的功績,憑什麼繼承皇位。”
諾移賞都聽到後立刻反問道:“現在國中無主,你打算擁立何人?還是你自己想要謀權篡位?你就算能夠保住我西夏國土,還能夠讓天下子民臣服嗎?”
沒藏訛龐一聽諾移賞都給自己扣下一個謀權篡位的罪名,連忙替自己辯解道:“我怎麼敢這樣做呢!只是自太祖以來,我朝從來都是父死子繼,從來沒有過兄終弟繼,也正是如此我大夏國的百姓才能夠臣服;如今皇貴妃沒藏氏生育皇子諒祚,乃先帝嫡嗣,本相餘立先帝嫡子為主,你們有何人不服?”
眾臣聽到沒藏訛龐的話後立刻竊竊私語道:“相國大人言之有理啊!”
“相國大人說的對啊!皇子雖然年幼,但是始終是先帝的血脈啊!”
“就是就是,既然又皇子自然應該立皇子為帝。”
……
“不知眾位大人覺得本相的提議如何?”沒藏訛龐再次向眾臣問道。
“我等無異議,願迎接皇子為帝。”眾臣異口同聲的說道。
沒藏訛龐笑著對眾臣說道:“既然如此,眾位大人隨本相前往後宮迎接新帝吧!”
在群臣的簇擁下,年僅十一個月大的李諒祚在沒藏太后的懷抱裡登上了皇位,沒藏黑雲被尊為宣穆惠文皇太后,由於李諒祚年幼,由皇太后攝政稱制。
沒藏黑雲隨後下令任命沒藏訛龐繼續擔任國相,諾移賞都為右廂大將軍二人分掌軍政大權;李諒祚雖然繼承的皇位,但是由於此時西夏還臣服於遼國和宋朝,所以新君繼位必須要得到遼國和宋朝的冊封。
西夏皇宮沒藏黑雲的寢宮內,在朝會散去之後,沒藏黑雲將李諒祚放到床上然後對沒藏訛龐說道:“大哥,如今祚兒雖然已經登基為帝,可是邊界諸將以及朝中的部分大臣勢必還有不服之人,我們應該儘快的穩定朝局,否者對我們大大的不利啊!”
“請太后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效忠太后和陛下。”沒藏訛龐立刻跪倒在地說道。
在沒藏太后的授意下,沒藏訛龐開始整頓整個朝廷,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沒藏訛龐就將整個朝廷完全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沒藏家族由此也就成為了西夏最有權勢的家族。
在這種情況情況下,諾移賞都以鎮守邊關之名回到了右廂朝順軍司,沒藏訛龐雖然掌握了朝中大權,但是在西夏各處邊關依舊有很多將領不服從朝廷的號令,西夏國內有面臨分裂的危險。
西平府委哥寧令的王府內,諾移賞都在離開興慶府之後並沒有立刻北上回到右廂朝順軍司,而是先南下來到了西平府來拜見委哥寧令,委哥寧令是李元昊欽定的皇位繼承人,此時諾移賞都來見他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要擁立委哥寧令為帝。
“微臣拜見大王。”諾移賞都見到委哥寧令之後立刻行禮道。
委哥寧令連忙將諾移賞都扶起來說道:“大將軍快快請起,本王怎敢當大將軍如此大禮啊!”
“大王乃是先帝欽定的皇太弟,如何當不得末將的大禮。”諾移賞都直言不諱的說道。
“大將軍此言差矣!如今新帝已立大將軍萬萬不要在開此玩笑。”委哥寧令笑著對諾移賞都說道。
諾移賞都立刻進言道:“大王,末將此次前來是為了我大夏國的江山著想,雖說現在新帝已立,可是誰都知道小皇帝剛滿一歲,如今朝廷大權介已落入沒藏訛龐的手中;沒藏訛龐此人狼子野心長此以往等他羽翼豐滿,必將弒君篡位啊!”
委哥寧令笑道:“大將軍言重了,雖說如今陛下年幼,但是說不定日後就如同先帝一樣是一代雄主,只要有我等眾臣輔佐,他日定能強盛我大夏國。”
諾移賞都依舊不死心的說道:“只要大王答應繼承皇位,臣等定竭力支援,有右廂朝順軍司再加上大王手中的翔慶軍總數有十餘萬之眾,拿下興慶府綽綽有餘。”
委哥寧令聽到這話極為憤怒的說道:“大將軍到此時難道還不明白本王的意思嘛!大將軍想過沒有,一旦我大夏國發生內亂,北面的遼國和南朝大宋定會興兵犯界,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難道大將軍願意讓本王背上這千古罵名嗎?”
諾移賞都聽到委哥寧令這番話連忙說道:“大王高義,是末將糊塗了,可是大王您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朝廷落入奸人之手嗎?”
“大將軍不必憂慮,沒藏訛龐雖然掌握了朝政,但是隻要我們領兵在外,他就不敢把我們怎麼樣?”委哥寧令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