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齊在草屋裡設定靈堂,擺放亡父亡兄的牌位,身穿孝服,遙祭亡父亡兄,為他們守孝三天三夜。
守孝期間,江齊哭暈了幾次,每次醒來,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劉丹狗賊,我一定要殺你為家人報仇,此仇不報非君子。”
看到江齊報仇心切之心,陸機他們也為之著急,特別是盧福,經常問江齊:“次倩,下一步要去哪裡?怎樣才能報仇啊?”
“次倩,不如我們回邯鄲找劉丹算賬,憑我們師兄弟兩把劍,再加上盧福,應該沒問題的。”陸機是個爽快之人,做事也急。
“就憑我們這幾個人,太子宮戒備那麼嚴,怎能報仇啊?”這時江齊還是挺冷靜的。
“師兄,我也跟你們一起去,人多力量大。”
趙姑也不甘落後,爭著要幫江齊報仇。
“師妹,玉兒還需要你照顧呢,她的手疾還沒有好,還需要你慢慢幫她治理。”
“那可怎麼辦呢?”急得盧福團團轉地來回跺布:“陸先生,你在燕國結交了好多遊俠,不如請他們幫忙。”
“劉丹這幾年養了很多遊俠,趙王自己又有兵,我們很難跟他們拼的,只能搞暗殺或是用別的辦法。。。”江齊在趙王身邊很多年,對他們知根知底的,因此還是力主不要輕舉妄動。
公孫彧一直在聽他們在討論怎樣報仇,看到關鍵時刻江齊還是能夠沉重應對,證明此人是可以做大事之人。因為他是局外中人,再加上有現代人的記憶和思維,雖然他是學中醫的,不過對歷史很感興趣,特別是漢朝歷史,知道的還是很多。大家都知道在漢朝時,特別是在武帝時期,他採用了董仲舒的“獨尊儒術”的方策,大力宣揚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裡面崇尚孝道,重視血緣和倫理關係,所以對復仇這個問題給予了足夠的肯定,像“君子復仇,十年不晚”、“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等等觀念,在當時很受肯定,你報了殺父仇人,官府都會給你網開一面,不會嚴加追究的,因此江齊他們急著要報仇的心裡也是可以理解。
但是武帝對於地方勢力,特別是諸侯王的勢力,極力地在想盡辦法消弱。武帝面對諸王勢力坐大的局面採用了一種高明的法律手段來削弱諸侯王的勢力——推行“推恩令”。本來諸侯王國的王位傳承是按照嫡長子繼承的原則,這樣就保證了一個諸侯王國領土的完整與國事的穩定。
但是推恩令的用意恰恰相反,是讓諸侯王從本國的固有領土中拿出一部分分給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這樣,一個諸侯王國裡面又分出許多新封的侯國,新成立的侯國不再隸屬於他父親原來的王國所有,而是隸屬於這個侯國所在附近的一個郡。這樣一來,即便是原來領土很廣大的一個諸侯王國,領土不斷地被分割,也很快會被削弱。那些諸侯王當然知道這是在割裂他的領土,但是也很無奈啊。因為朝廷是允許搞推恩,故所有的王子都希望可以分得一部分封地,所以他們都不會同意父王不搞推恩的。漢武帝利用這種人情世故,推行“推恩令”,即便有的諸侯王心懷不滿,也只能遵守朝廷新的法律制度,把自己的領土分裂成若干個侯國。
還有就是對於諸侯王犯法之事,劉徹可絕不輕饒,一旦有人舉報某位諸侯王違反法度,一經查實,輕則削弱其封土,重則會被殺頭並沒收其封國。
想到這,一個念頭浮現在公孫彧的腦海裡,於是說道:“齊哥,鄙人有一想法,未知可否?”
“哦,老弟,有何想法請說出來給大家聽聽!”一聽到有別的建議,陷入沉思的江齊馬上回過神來。
“告狀,為什麼不去告狀呢?”公孫彧說出了他的想法:“你掌握了趙王父子諸多劣跡的證據,因此去告狀應該有把握的。”
“告狀?去哪告狀?”陸機有點不解的樣子。
“好建議,老弟,我們去告狀。”江齊一聽說建議去告狀時,顯得很興奮,馬上起身,來回踱步。
“我們可以去長安告狀,當今陛下內修法度,外攘夷狄,特別是對於諸侯王犯法,是允許平民百姓去告狀的。”公孫彧說道。
“公孫老弟,看來你對朝廷法度還是很熟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