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本就是在官場上八面玲瓏的人物,如今想要獲得一個普通人的信任並不難,一番攀談之下,便讓對方敞開了心扉。
曹嵩瞭解到,眼前之人名叫王福,他的確只是洛陽縣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就連債券的訊息也只是透過鄰里之人在集市上面聽說進而瞭解到的。
而他們之所以想買債券,除了因為這份債券的背後是聖天子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王福說道:“用來買債券的金子並非我一家之錢,而是族產。”
所謂族產,顧名思義,便是屬於宗族的產業。畢竟當代宗族之間守望相助,若是族中有哪個富戶願意向族中捐獻財產田畝等用以濟貧扶弱。
曹嵩在財貨一事上擁有著極高的敏銳度,對於族產自然是瞭解的。
在他的認知裡,族中有貧弱,他若想送錢財田畝的話,只需以自家的名義送,還能得到美名,何必藉助族產呢?
至多留下些足夠祭祀耗費的產業罷了。
但曹嵩也知道,在一些宗族之中,族產不僅僅侷限於祭祀。
也因此,曹嵩問王福道:“既然是族產,那更該留下,以備不時之需。”
“今天子聖明,吏治清明,然雖無**,卻未必沒有天災……這債券雖能買賣,但畢竟不是錢財,雖有利,但兌換之時最早也得到明年秋收之後了。”
王福聽後,笑著對曹嵩說道:“老丈放心,我既然來此,那麼自然已經和族人商量好了,就算有天災,族人及族中的積蓄也足以讓我等安度到明年了。”
“自從光熹以來,我等的積蓄是越來越多了。”
王福滿懷期待地暢想著:“要是明年還有債券,指不定還能買更多呢!”
曹嵩聽到此處,左右閒來無事,又與王福繼續攀談起來。
在交談中,曹嵩瞭解到,王福今年不過三十出頭,已經有了一兒兩女。年幼的時候家境還算殷實,還曾在鄉間讀過一年書。
但這種好日子並不長久,很快天災**接踵而來,王福一度連飯都吃不上。
對於這些悲傷的往事,王福並沒有多談,他更多談起了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如今他的兒子已經跟著鄉間的老師讀書了。
王福說道:“我對我這個兒子沒有太高的期望,只希望他能當一個鄉里的小吏,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但他也有煩惱——“只我那兒子愚笨貪玩,既學不好,又不知道珍惜。”
談起兒子,曹嵩也有話說:“我那長子也素來不聽話,好在這一回聽了我的勸。現在想來,都怪我在他少時對他太溫和了,讓他有些叛逆。依我看啊,該教訓就教訓,打孩子要趁早,不然等到孩子大了,就不好打了。”
王福問道:“我瞧老丈言語間很有修養,想來老丈的長子也不是凡人吧?”
曹嵩聽了,故作嫌棄地擺了擺手說道:“也就只是個尋常吏罷了,能被人贊上一句幹吏,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說著說著,忽然有官吏來到這附近宣佈道:“諸位莫要再等了,今日人太多了,原本準備的債券已經快要用完了,今日肯定是輪不上諸位了。”
王福聽了,心中一慌。
但隨即那小吏就宣佈道:“不過諸位莫急,新的債券已經在製作了,明日還會接著售賣。”
王福稍稍放了心,但隨即他又想到,若是明日也如今日一般,還沒輪到他債券就沒了,那該如何是好?
又聽小吏宣佈道:“今日沒有機會換債券的也別急,稍後會有人送來標號的木牌,明日可攜此木牌優先換取……”
這下,王福徹底放了心。
而在人群中的曹嵩見負責此事的魯肅輕輕鬆鬆地安撫住了前來買債券的百姓,心中也是滿意,隨後和王福一樣,領著一個號碼牌離開了。
臨走之時,曹嵩心中隱隱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