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遼東傳來捷報之後,似乎也預示著漢家的一切都有了新的轉折,好訊息就一個接著一個。
首先是黃忠等人所在的丹陽郡和廣陵郡,面對中央軍搭配州郡兵的攻勢,笮融、薛州等亂賊先後授首,作亂的山越人也被黃忠擊潰,逃入山中,剩下的收尾工作只需交給陸康等人即可。
漢中郡的叛亂在鮑信帶著張魯抵達漢中之後,便有了一定程度的平息。張修雖在五斗米教之中素有聲望,卻跟身為系師的張魯沒有可比性。
之後鮑信率軍一路受降,與自南中出發的嚴顏前後夾擊,張修不敵逃入山中,被山中蠻人所擒。
曾經漢末的最大流民團夥——青州黃巾所在的青州方向,陳紀率兵剿滅了曾經陰謀刺殺他的北海國幾家豪強,張郃也在前後腳的功夫滅掉了濟南國及其附近的亂賊。
各處的盜賊們也逐漸消亡。
隨著度田工作的第一遍複核由近及遠地逐步完成,本來已經在雒陽準備好屠刀的劉辯卻發現沒有哪個郡守國相蠢到以為劉辯不敢殺人。
起碼到目前,呈報到劉辯面前的,沒有犯下死罪的二千石和刺史。
雖不能殺雞儆猴,卻也是好事,足以說明鎮守各地的二千石服從於天子劉辯的威嚴。
也因此,劉辯沒有選擇強行大開殺戒,只或罷或貶了好些個不稱職的二千石,還有一堆縣長及以下的官吏。
並派出了來自朝中各處的賢才們充任——隨著如盧植這般老一輩計程車大夫逐漸退隱,更多讓人耳熟能詳的名字開始成為了漢家的中堅力量。
唯一讓劉辯遺憾的就是,南中劉備的奏書是他距離這些暗中的逆賊最近的一次,如今,隨著各處平叛工作的高歌猛擊,逆賊蟄伏,一切彷彿都歸之於靜。
光熹八年三月,司徒崔烈再度因病去職,無獨有偶,太尉、平尚書事皇甫嵩也臥病在床,繼而請辭。
朝中三公一下子空缺了兩位。
這一天,董卓子時剛過就醒了,然後他就躺在榻上發呆。
遙想著自己這一輩子的經歷——與父相伴時快樂的孩童、家道中落後艱難的少年、懷著憧憬初至雒陽的羽林郎、隨軍平叛屢立戰功的將星、缺乏背景因事免職的白身、為求起復重換門庭的董仲穎……
接下來的事,董卓就不願想了,畢竟其中很多都是他這個大漢忠良該乾的事。
天還未亮,董卓就迫不及待地穿起了朝服,期待著不久之後的朝會。
未久,聽到這邊動靜的董白也趕了過來。
她知道今日將會是他大父最歡喜的日子。
如果說之前崔烈去職,司徒空缺,那麼朝廷可能會在擔心出現三公皆出於關西的憂慮而暫緩董卓成為三公的腳步。
那麼現在,擋在董卓面前的皇甫嵩已經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