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我,劉辯,三興漢室> 第381章 遭遇戰(4.6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1章 遭遇戰(4.6k) (1 / 4)

“根據我探聽到的訊息,關羽乃是漢人皇帝的寵臣,特意派到幽州督戰的,沒什麼值得稱道的戰績。”

“關羽心高氣傲,剛到幽州就同呂布那廝起了衝突。”

“我此次帶來的皆是族中勇士,更是從中百裡挑一,遴選了百人,用最好的兵甲騎最好的馬。他們與漢人作戰,絕不會處於下風!”

柯比能說話間帶著濃濃的自信。

劉虞固然限制了鐵器流入塞外,但只要有錢,什麼買不到?漢人中什麼人都有。

他這精心培養的百騎,穿的都是珍貴的鐵甲……雖然這些鐵甲大都是被他擄掠的那些鐵匠用農具之類的鐵器打造的,效果可能不如漢人的鐵甲,但柯比能自信不會輸很多。

素利與彌加也被柯比能的情緒感染了。

素利致歉道:“昔日我聽聞你和漢人貿易,還以為你忘了鮮卑人的根本,頗多怨言!現在看來,我當初真是大錯特錯!是我的過失!”

彌加也順著素利的話風誠懇認錯。

柯比能得意地說:“按照漢人的話,這叫做臥薪嚐膽!我,就是鮮卑人裡的勾踐!”

素利和彌加雖聽不懂柯比能在說些什麼,只覺得柯比能說得很厲害的樣子,不約而同的出聲讚揚。

要是說兩句好話就能讓柯比能將自家精銳放在與漢軍作戰的正面,那就再好不過了!

“到時我等一同出戰,就由我那百人精騎擔任先鋒,屆時一戰而下,豈不快哉!”柯比能在暢想之餘,不忘叮囑道,“如今漢人那邊可能還以為我會在漢軍出塞時兩不相幫,甚至偏幫漢人……此戰,最好不放過一個漢人!這樣,待到來年若是漢人還敢出塞,或許有反戈一擊之時!”

素利和彌加對視一眼,皆拜服道:“此戰便以柯比能大人為主!”

隨後,他們召集勇士,歃血為盟,祭祀天地,立下共同對抗漢人的盟約。

在凜冬來臨之前,鮮卑的三大部族業已聯合起來,準備形成包圍圈。

而被作為目標的關羽已經覺察到了不對勁。

望著又一處鮮卑人留下的新鮮痕跡,在關羽身邊的鮮于銀下了論斷:“離開沒幾日。”

鮮于銀本就是漁陽郡人,對塞外不乏瞭解。

關羽說道:“連日來都是此等情形,只怕我等的行蹤早已暴露。”

他看向了鮮于銀,又道:“鮮于司馬,所謂以奇勝以正合,如今我軍已深入塞外,雖有少許斬獲,卻已失了先機,天時地利均不在我。我意撤兵,不知司馬以為如何?”

鮮于銀聞言卻是心頭一鬆。

在劉虞府前的初見包括後面的相處都讓鮮于銀覺得關羽不是個好說話的人,這兩天,他正思考著用怎樣的方式才能勸說關羽放下立功之念轉而退兵,卻不曾想竟讓關羽先開了口。

他立刻答道:“關府君說得在理,我也這麼認為。”

關羽有傲骨,卻並不會因此影響了他作為主將的決斷。

昔日他跟隨皇甫嵩入涼州作戰,受皇甫嵩言傳身教,將曾經的從軍經驗同指揮作戰聯絡起來,近年來雖只留守皇宮,但各類典籍兵書他可一點都沒少看。

見鮮于銀贊同他的觀點,關羽又道:“既要撤退,便不必耽誤時間,在塞外多一日就多一日的風險,現在便調轉方向。”

鮮于銀欣賞關羽的果斷,卻又憂心地說道:“府君撤軍自是無妨,只是以我對呂奉先的瞭解,他面對此等斬獲,只怕不願退軍。還需想辦法通知他為妙。”

關羽不解地問道:“我聽聞呂奉先素來善戰,其憑藉軍功才得以為上谷都尉,和他是右北平太守之義子沒有關係……”

“府君所言不假。”

“可既是知兵之人,其作戰之時難道不知考慮敵情嗎?應不至於不知進退吧!”關羽有些疑惑,在他看來,如今出塞的兩支漢軍已經失去了他們原本謀劃中的隱蔽性,退兵應是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事,至多晚個一兩日而已。

鮮于銀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在他看來,關羽雖懂軍事,卻不懂呂布。

鮮于銀解釋說:“呂奉先作戰的確勇猛非凡,如今塞外鮮卑聞其名而色變。”

“然而,人無完人,呂奉先因其過於勇猛,所以遇事往往想要靠著武力解決問題,此前他與府君在將軍府前對峙,只怕還存了和府君比一比武勇的意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