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我,劉辯,三興漢室> 第366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6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 (1 / 2)

劉辯看著何顒所傳達的民意,心中對何顒的印象有了改觀。

歷史上曹魏的屯田最開始時,百姓若用公牛耕種能得四成,若用私牛耕種能得五成。雖然比如今漢室的分成還要高上一成,但屯田的百姓徭役賦稅全都不用承擔。

只是後來屯田政策不可避免地因各種原因被破壞,譬如曹叡之時,就覺得屯田的百姓過得太好了,而他這個皇帝過得又太簡樸,一聲令下——都來修宮殿吧!

除了逐年增加的徭役之外,分成也成了真正的三七開,七成還是人家的。

等到後期司馬氏當政,更是或明或暗地放任大族對屯田百姓和田畝的兼併,完善了兩晉門閥政治的經濟基礎。

當初三輔的屯田初創,因為是與過去的軍屯不同的民屯,皇甫嵩採用了保守的分配方式——即根據產出分配收入,在保證屯田百姓能夠吃飽穿暖有盈餘的同時,也保證了朝廷的收益。

而劉辯由於一直思考著改革稅制,所以對於三輔現行的屯田政策一直保持了政策友好。

時至今日,劉辯對於很多漢家故事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譬如當初國家持有的公田數量還足夠的時候,在災變之年,就會像如今屯田時一般招攬受災百姓耕種公田,分成比例也與如今相差不大。不過,在免除賦稅徭役這一點上,通常至多隻會持續數年。等到受災百姓安頓下來,便會恢復賦稅徭役了。

劉辯想來,這種故事,應當是屯田百姓心生憂慮的原因吧。

不過,這種聲音被何顒傳達,的確有些出乎劉辯的預料。

由此可見,何顒的下鄉之旅還是有效果的。

想了想,劉辯決定給何顒回信一封,表明自己已經知曉屯田的百姓心中所想,他絕不願給百姓增加額外的負擔。

劉辯不敢說什麼一直維持現狀之類的大話,畢竟弘農郡和扶風才經歷過兩場天災,將來真要重新度田他也不知會面對何等情況,真要天下皆反,那作為他如今大後方的三輔必然要承擔更多,這是現實。

所以劉辯只能避開信誓旦旦的許諾——現在他還是要臉的,怕被打臉。

至於要不要原諒何顒呢?劉辯只思考了兩秒,便決定——當然選擇原諒他。

無論何顒是不是裝的……只要他能裝一輩子。

處理完何顒的事情,劉辯又來到了他記錄天下郡國二千石名單的屏風旁邊,關東五州已經出現了包括田豐、臧洪在內的多個他熟悉的名字。

揚州有荀爽在,在平定山越之亂後,荀爽在揚州很有存在感,前些日子,荀爽還曾上書,認為揚州南方的會稽、豫章佔地過廣,宜分設兩郡。尤其是人口過百萬的豫章郡,同時分佈著眾多山越,正應該分設兩郡,齊頭並進,對山越分而治之。

此事目前還處於討論階段,最大的問題是新設一郡便要維持新郡府從二千石到斗食佐史的開支,但總體而言,支援的聲音還是偏多。

交州有朱儁坐鎮,雖交通不便,但劉辯對於這位老臣還是非常信任的。

荊州……相較於荀爽,劉表雖有“八俊”之名,終究資歷差了些。他在荊州雖也搞出了些動靜,但終究比不上荀爽。

對此,劉辯也能勉強接受,劉表終究在做事,荊州的戶籍賬面上的確有多出來的原荊州蠻。

可益州……卻是最讓劉辯失望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