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我,劉辯,三興漢室> 第274章 太學之議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4章 太學之議後 (1 / 2)

郭嘉是五人中年紀最小的,且是唯一一個白身。可他自認為不遜於在場之人,並不會因此而妄自菲薄。

他聽聞荀彧讚賞王粲在詩賦上的天賦,反問道:“文若以為,在禰衡的詩賦中,我等又是何種面目?”

荀彧但笑不語。

崔琰則感慨說:“聽其言,觀其行,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

他此言乃是諷刺批評者只知道責備而不明白情理,指代的是誰自不必多說。

誰都知道赦免馬騰並給與高官厚祿,未免會導致有心人起了效仿之心,但私下裡在馬超面前批評馬騰,於事無補……

關羽則想到了羽林郎告訴他的劉辯認識馬超等人之事,不禁眯著眼睛暗想:“陛下連這一層都考慮到了嗎?馬超能與陛下親善,自不會因為區區禰衡之言而對朝廷有怨恨之心。”

只是這事終究是個不算秘密的秘密,就沒必要拿出來說了。

但關羽不說,卻有人想到了這點。

荀彧提醒道:“今日之事雖畢,然馬超仍需稍加安撫留意,我聽說馬超住在諫議大夫馬穎處,雲長有暇,不妨將今日事與諫議大夫分說一二。”

關羽沒有拒絕,馬穎曾受他舉薦,算是朝中與馬騰聯絡的一個紐帶,此事馬超未必會對他坦誠相告。

話題來到此處,順勢便從王粲等人的身上轉移到了朝政。

其中,荀彧久在尚書檯,對政務的瞭解是最多的。他心中有數,不至於吐露朝中機密,但一些可以說出來的訊息,他也不會遮掩。

“昔日涼州不穩,三輔不安,國家無法專心內修自身,然今朝不同往日。”

崔琰原本不知內情,聞言聽出了荀彧話中的含義,涼州的戰事要結束了!

這同時也意味著對外軍事支出的削減,在場沒有庸人,很快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

眼下這五人皆是務實之人,孔融說文人相輕,但他們之間言語卻甚是融洽,應是達到了其所說的“審己以度人”的標準。

……

這一日的太學之議即將步入尾聲。

辯論的結果就是沒有結果。

能夠站在此處爭論之人,誰沒有一套能夠自圓其說的話術。

想要改變一個三觀定型的人,僅僅依靠言語是行不通的,畢竟現場也沒人會嘴遁。

但嚴格來說,這只是劉辯在場的太學之議告一段落。

參與辯論的六七十人,不過一天的時間,分配給每個人的時間極為有限,有人多說了兩句,便有人少說了兩句。

也有認為自己臨場沒有發揮好計程車人,認為自己的說辭還能改進一下,竟當著劉辯還在場的時候與人約定明日再作舌戰。

在這場太學之議中,有數人給劉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便是太學博士李儒,支援改良派的均輸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