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大勝啊!”劉辯不加掩飾地高興。
如此迅如電光火石般的勝利,為劉辯的光熹年真正開了個好頭。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國家再一次鎮壓住了涼州的叛亂。也足以向世人宣稱:漢室,並未傾頹。
“韓遂失勢,剩下的叛賊難成大事。”
“有此一勝,涼州便可慢慢治理了!”
雖然還需要留下軍隊鎮守,雖然韓遂仍然佔據著城池……然攻守之勢異矣。
繼續現在以安撫為主,剿滅為輔,推廣編戶齊民和屯田的政策,保證長吏的廉潔……
藉著前人在涼州這片土地上留下的種種或好或壞的痕跡,劉辯相信,涼州的大治只是時間問題。
有此勝和前段時間劉備張飛在青州的大勝,足以震懾藏在暗中的宵小。
等到日後大軍迴歸雒陽,將士們睥睨四方,誰敢再孩視他,對他說三道四?
那就別怪他……
“皇帝高興歸高興,飯還是要吃的,阿母瞧著你最近似是瘦了。”
“啊?母后說的是。”
“這段時間,是不是又沒按時五日一休?阿母只是這陣子沒盯著你,又把自己累成這樣。”
劉辯嘿嘿一笑,說道:“前陣子各種事都聚集在一起,若不緊盯著,只怕有人會忍不住上下其手……今後便能多休息了。”
何太后見皇帝高興,就沒在這個話題上繼續深究。
她知道憲帝當初荒廢朝政的事,劉辯而今這麼忙碌,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在收拾老劉家留下的爛攤子。
她能做的,只能是讓自己兒子不為禁中之事而煩惱。
……
“妾聽聞涼州喜事傳來,為陛下賀!”董貴人董姮向劉辯盈盈一拜。
劉辯並不意外整日陪在董太后身邊的董姮知道外面的訊息,漢室也沒有後宮不得干政的祖制。
相比於蔡琰和唐婉,年齡甚至比劉辯還小几個月的董姮在劉辯眼中一直帶著“幼”的標籤。
董姮能被董太后看中選入宮中,顏色自是頂好的。只是相比於白幼瘦的審美,劉辯更喜歡大姐姐。
在蔡琰和唐婉處過了夜後,董姮這裡他不好不來。
不僅僅是透過雨露均霑,從而讓董太后不要多想的問題。劉辯認為自己是個有大愛的人,董姮成了他的貴人,那就是他的翅膀,自然要好好愛惜。
董姮是董承的長女,家中也有妹妹,劉辯不確定她是不是歷史上的那位董貴人,不過這無關緊要。
以董姮的年紀,只能慢慢養成了。
劉辯在董姮的陪伴下批閱起了被尚書檯篩選過的不太急的奏書公文,其中一份是程昱的奏書。
上面是由他負責的屯田事的彙報。這種奏書就不需要劉辯勞心勞力了,心中有數即可。
他甚至可以直接掃一眼,不進行批覆。
不過劉辯還是做了批覆,囑託程昱到三輔移民中去,想百姓之所想。
劉辯認為程昱在這方面是可信的,不僅是因為此前屢有彈劾程昱在南陽襲擾百姓的奏書,還因為現在的三輔不缺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