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歐利迪亞就是海盜的天堂……各類海盜船停靠的各式海盜灣,就算在屋子裡,都能聞到街巷飄散的酒精氣味,海盜和水手們跌跌撞撞的橫行,或抱著濃妝豔抹的女郎搖搖晃晃的出入酒館……只要把腿張開就能解決許多我們解決不了的事……”
不出意外,“萊伯塔利亞”在始建初期,真的就是一個類似桃花源和烏托邦那樣的理想社會。
埃弗裡把他們召集到這裡,共享世間美好。
毫無疑問。
當時的萊博塔利亞,絕對是一個財富共同管理,有著合理的階層分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平等社會!
只可惜,後來卻變了味道。
緊接著,日誌裡除了埃弗裡和安妮·波尼外,還有很多當時聞名遐邇的海盜船長。
威廉·梅耶斯就是其中之一。
威廉·梅耶斯和托馬斯·圖也算是姻緣不淺,在羅德島過著平凡日子的他和其他的羅德島人都受到了某次托馬斯·圖滿載而歸時的財寶誘惑。
滿眼的金銀珠寶閃瞎這些鄉巴佬。
連連感嘆:“臥槽,當海盜怎麼這麼賺錢呢!?”
於是,躍躍欲試的威廉·梅耶斯就這樣在金錢的誘惑下圈起袖子當起了海盜。
後來,依靠搶劫商船帶領船員反水,當上了珍珠號的船長,一躍成為了社會名流。
而除了以上四位,
約瑟夫·法雷爾,理查德·萬特也是榜上有名。
這兩位都是埃弗裡的老鄉,同時也是驚天大劫案的參與者。
托馬斯圖的日誌上說,約瑟夫和理查德,所掌控的戰船分別是“朴茨茅斯探索號”和“海豚號”。
當初,這兩人在埃弗裡手下做事,後來機緣巧合之下,他們揹著埃弗裡幹了票大的,離開了幻想號,回到朴茨茅斯,召集了幾百船員,佔領了屬於自己的航線,專門搶劫西班芽商船。
財富也是不可小覷。
“這兩兄弟,曾經是埃弗裡都是下屬,發跡之後,離開了埃弗裡。”
“看樣子,我們的船長應該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了,不然也不會向他們發出邀請函了……至少,在這傢伙的日誌裡,是這麼描述的。”
不過,托馬斯圖的說法,畢竟太過主觀。
絕不能深信。
陸羽認為,以埃弗裡的行事作風,秋後算賬也是極有可能的……
說不定,在石室裡折戟的那些海盜大佬,就有這兩兄弟。
……
除了以上的五位。
還剩下七位海盜。
這七個海盜,除了亞當·巴德里奇和詹姆斯·美森外,其他人陸羽也所知甚少。
就連【大師指南】上,也沒有詳細的生平介紹。
“兄弟們,這個亞當·巴德里奇,是瑛國本土海盜,財力也很雄厚,整個萊博塔利亞,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財寶,是他帶來的。”
“亞當最開始也是底層船員,這傢伙與托馬斯圖一樣,兩人的履歷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也是典型的一夜暴富。不過,他可沒托馬斯圖那麼講究,在搶劫了一艘聚寶船後,在慶功宴的酒裡下了毒藥,毒死了自己的大副和船員,只留了三五個親信。”
看到這裡,陸羽也是多有感慨。
很多時候,為了財寶和金錢,這些海盜們竟連常常掛在嘴邊的盜亦有道都懶得去信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