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鏡頭,陸羽跟觀眾們打了招呼
“早,朋友們。”
“今天,是我來到歐利迪亞島的第十二天。”
“昨天,我用建造茅屋時剩下的竹子,做了一個竹製的背囊和魚簍,順道又採了些椰子,用作日常補給。”
“生存十二天,我住上了茅屋,有了穩定的水源和食物來源,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存之旅……”
“但要想徹底的在這裡定居下來,我還得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至少得先把菜園子建造出來,儘早開始農耕,以備不時之需。”
“我說過,大部分木薯的成熟期都很短,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
“種莖入土,一週即可發芽,多則二十幾天,少則十幾天就會成熟,當然也不排除個例。總之,不管別的,先試試看吧,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可不可行呢?”
話落,陸羽站起身離開鏡頭。
遠處。
海岸線浪花翻湧,陽光和煦。
直播間的右下角,緩緩打出字幕“荒島生存,第十二天。”
離開篝火,走進茅屋。
陸羽稍作準備,背起竹簍和石斧等工具,來到了茅屋旁的一塊空地上。
空地緊鄰茅屋。
面積大概有半個籃球場那麼大。
面積是夠了,可土壤質量,卻很一般。
是那種典型的酸性腐殖土。
“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有賴於良好的土壤環境。但在自然界中,植物生長的土壤往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障礙因素,限制著植物生長。”
“可以看到,營地周圍的土壤,是典型的酸性腐殖土。”
蹲下身。
陸羽從地上抓了一把土,繼續解釋道
“所謂的腐殖土,就是缺乏鹼金屬的土壤。”
“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雨水中的碳酸,比如微生物分解,植物根部代謝,亦或是有機物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都是造成土壤低ph值的罪魁禍首。”
“酸性沒什麼不好,也可以種植作物,但有個問題卻不得不重視,那就是這種土壤的養分有效性很低,成熟率堪憂,必須經過改良才行。”
話盡於此。
觀眾們被陸羽說得雲裡霧裡。
不過,七七八八的,也能理解個大概。
說得簡單點,就是要改良土壤。
但至於怎麼改良,陸羽則沒說破,而是先賣了個關子。
“總之,正式開墾之前,咱們先鬆土,然後再從長計議。”
說著,陸羽從竹簍裡拿出石斧。
大致選好耕種範圍,然後便一下一下地刨了起來。
鬆土是耕作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