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接著。
雪板衝出鏡頭後。
畫面中身影片縷不留。
全都被茫茫白雪覆蓋掉了。
橫切過後。
除了雪道發生了應有的變化。
滑行的路線,也由最開始的一路向下變成向右下平移。
一來二去,板尾後刃與雪坡的角度,便有了微妙的變化。
在這種地方,控制好身體的平衡,是當之無愧的重中之重,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
因此,為了維持平衡,也為了保證滑行的效率,陸羽不得不抬起雙腳腳尖,先將重心移到左腳,再將左腳腳尖緩緩放平。
與此同時,右腳尖卻是微微抬了起來,就像是鬆掉剎車一般,先行釋放掉雪板的壓力!
這樣一來,由於雙腳腳尖的一踩一鬆。
板子受力不均。
發生了微小的扭轉。
不過,後刃吃雪的阻力卻還是保持著不變!
只是板頭,隨著左腳尖的放下,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壓力。
吃雪減弱。
阻力減弱。
在傾斜的山脊雪坡上,板頭勢必會被重力向下的勢能,拉到滾落線方向!
調整好方向後,陸羽不敢怠慢。
左膝向右扣,胯部向右。
上身跟著下身的移動而移動。
讓板頭面朝右下方。
在維持住平衡的同時,第一時間進入了正確的滑行路線,保證自己,是向著山脊斜下方而進發的。
而整個滑行的過程中,陸羽也依舊保持著後刃的基本站姿,並根據地形的需要,讓重心在左右腳間隨意切換,控制滑行力度。
膝蓋向後,就是加大油門。
膝蓋向左,就是減速。
如此一來,滑行的節奏與速度,幾乎全都被他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在山脊橫切線的幫助下,完美地避開了雪崩的最大沖擊!
轟隆隆——!
這邊,陸羽剛剛完成漂移變道。
身後方的雪崩,便已突襲而至,朝著山下滾滾而去。
只要再晚上一點,結局可能都會被更改。
不過,雖然避開了最艱難的階段,頭頂上雪瀑的餘威也還沒有消散,遮天蔽日的,隨時都會衝落下來。
所以眼下,還沒到放鬆的時候。
因為只有滑過這段橫切,才能徹底避開危險!
直播的畫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