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太公“瀟灑”地念完自己的稿子,然後施施然離開,剩下這群無冕之王在風中凌亂。
太公的辭職顯然是倉促而就的,英足總當然知道他在爆冷輸給冰島之後極有可能離職或者說就算霍太公主觀上不離職足總也會“名正言順”的解僱他,只是沒預想到霍太公會在賽後寫了講話稿直接說拜拜,畢竟在賽前霍太公和英格蘭隊上下可是有信心得很吶。
所以第二天英足總又召開了新聞釋出會,足總的執行長馬丁.格倫和霍太公一起出席,反正都辭職了,霍太公也就無所謂啦,在會議上炮轟了媒體,然後又對足總表示不滿,大意是昨天已經說了辭職,今天開這場釋出會啥意思?!鞭屍我?!
馬丁。格倫尷尬不已,老實說,太公說得對啊,必須得有人出來背鍋,還有誰比霍太公這位失敗主教練更合適來背鍋呢?!
.......
蘭開斯特大門12號,英足總辦公地之一。
在被冰島爆冷出局之後,霍太公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而剩下的壓力都堆積到了英足總身上。
媒體們在數落霍太公的N宗罪,足總又一次被全世界球迷罵開了。
悲劇已經發生,重要的是未來,不是嗎?!
記者們一邊罵足總、罵霍太公,一邊在總部附近等待,意圖洞悉足總的下一步動作。
自從溫布利大球場修建完成以後,足總把總部放在了溫布利大球場,到此時此刻為了躲避記者們,戴克和大衛.吉爾等人逃到了蘭開斯特大門12號(以前足總總部)避風頭。
“先生們,我們必須儘快確定新的國家隊掌舵人,現在我在懷疑我們是否能夠平安的走出大門,球迷們會把我們全都撕成碎片!”英足總主席格雷格.戴克表情很嚴肅,在會議室的說話聲音很大。
躲不是辦法,紳士風度需要,後太公時代的問題也需要解決。
英足總執行長馬丁。格倫、副主席大衛。吉爾以及技術總監達恩.阿什沃斯,正襟危坐,表情同樣很嚴肅,他們都是老油條,很明白為今之計,最好就是儘快確定下一任主教練,這樣就可以轉移媒體的注意力,讓足總緩緩氣兒。
畢竟成天被記者圍堵,天天在報紙上看自己被罵總歸還是非常不舒服的。
在霍太公的告別新聞釋出會上,馬丁.格倫已經告知記者們足總將會組成三人選帥組進行新帥選拔,三人組即今天出席會議的大衛.吉爾、達恩.阿什沃斯和馬丁.格倫自己。
英格蘭的博彩業、媒體業相當發達,在霍太公辭職之後,立馬就有菠菜公司開出了新主教練賠率,媒體開始了新掌舵人的猜想,索斯蓋特、加里.內維爾、阿蘭.帕杜、埃迪.豪等等是熱門,而文勝、溫格等知名教頭也位列其中,只不過他們的賠率比較高而已。
不管是博彩公司還是媒體都不認為文勝有執教英格蘭國家隊的可能,在文勝這樣的年紀更可能是執教俱樂部,要知道對文勝感興趣的俱樂部還是不少的,只是說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不太合適,何況對於文勝來說,英格蘭國家隊主教練是低就啊,足總未必願意付出高昂的薪水邀請文勝。
以至於阿森納主帥溫格的賠率都比文勝低,他畢竟年齡大了,國家隊的工作量小一點,匹配度更高。
三人選帥組自然不可能去憑藉媒體的猜測作為自己選帥的依據,相反,有時候他們為了避嫌反而會選擇不一樣的答案,呵呵,聽媒體的小心以後被媒體被球迷反嗆沒主見不懂球。
格雷格.戴克今天召集三人選帥組一方面是形勢很嚴峻(國內認為輸給冰島是奇恥大辱,格雷格.戴克甚至都想引咎辭職了)需要選帥組加快進度,另一方面則是聽聽三人選帥組在主教練人選方面的候選。
英足總經常被人罵不是沒有理由的,原因就是他們“球迷覺得他們不懂球瞎搞亂搞”,本來像戴克、吉爾、格倫這些人都是管理者身份,他們以前都是商人是經營管理者,然後再被俱樂部引進踏入足球界,曼聯等俱樂部本身也只是看重他們在商業領域的能力,足總吸納他們同樣也是這樣的原因。
隨著英格蘭職業聯賽商業化的發展,俱樂部越來越有錢有影響力,而足總作為管理者在一段時間內很窮,沒啥錢,沒錢就意味著會被俱樂部欺負,因此這也造成了足總不得不向錢看齊,管理上也非常注重商業開發。
戴克這樣的管理者就是這樣的大背景下成為了足總掌舵人,不止他,包括董事會的其他人也是五花八門,有地方代表,有律師,有會計師,有保險行業,總之董事會這個管理機構真正非常懂球的並不多。
三人選帥組,其實重擔在達恩.阿什沃斯以及大衛.吉爾身上,大衛.吉爾以前做曼聯的CEO,雖說弗爵爺一統天下,不過他也好歹還見過豬肉,達恩.阿什沃斯則是真正幹足球出身,以前在燈籠褲西布朗姆維奇擔任了很長時間的技術總監。
霍太公最終能走上國家隊主帥的位置跟達恩.阿什沃斯的舉薦密不可分。
馬丁.格倫其實作用並不是特別大,他是足總執行長,主要職責是為足總創收,選帥這方面他主要就是說錢的事兒,專業上還是以阿什沃斯和吉爾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