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六十九章 怎麼辦家康?(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六十九章 怎麼辦家康?(上) (1 / 3)

經過了紛紛擾擾的萬曆二十六年,萬曆二十七年朝廷又恢復了平靜。

雖然西南又開始大舉用兵,但朝廷上下沒有人認為打不贏,心態沒那麼焦慮。

國庫也能支撐得起,萬曆皇帝還從內庫撥了二十萬兩銀子充作軍費,所以萬曆皇帝身上也頗能體現人性的複雜和矛盾。

林泰來沒太關注西南戰事,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倭國方向。

如果總督王象乾在準備了一年多、軍費不缺的情況下,還打不過區區播州土司,那就找個地方自行了斷算了!

不過王象乾隔三岔五的就往蘇州寫信,其中有一封信裡寫道:“今日駐地左近村名茅臺,不想僻遠山村竟有數家酒坊相傳從嘉靖中便有人釀酒。”

林泰來心生惡趣味,回通道:“代我將此地全部酒坊收購,今後出酒以白瓷瓶盛之,每瓶定價二千文。”

王象乾收到林泰來回信後,覺得自家這位小姑丈又間歇性犯病了。

自從去年倭國“天下人”豐臣秀吉去世後,豐臣家繼承人豐臣秀賴只有六七歲,全靠生母澱夫人輔助。

主弱臣強,而且各有心思,於是倭國就無法再安寧下來。

所以在萬曆二十七年,各種倭國訊息不斷的從九州島沿著成熟海路、經由朝鮮傳到山東登州,然後從山東用急遞鋪傳回京師和蘇州。

倭國發生的大事,一個半月後就能被人在蘇州的林泰來獲知,這種資訊傳遞效率在當今技術條件下做到了極限。

本來林泰來還想著,倭國局勢發展會不會與原本歷史不一樣。

結果還是豐臣氏家臣中文治近江派和武斷尾張派決裂對立的套路,細節雖有出入,但總體變化不大。

而後文治派與西國諸大名聯合,以豐臣家家老石田三成為首,武斷派豐臣家臣倒向了第一大名德川家康,基本形成東西對峙局面。

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撕破臉,互相指責對方暗殺自己。

等到能壓制德川家康的重量級大名前田利家去世訊息傳來時,林泰來就知道,倭國內戰和原本歷史上一樣,不可避免了。

只能說,人性真是最頑固的,最難以改變的。

雖然林泰來製造出了巨大蝴蝶效應,扶持了小西行長這樣一個西九州百萬石大名,但也扭轉不了倭國各方人馬的利益訴求和矛盾衝突。

明明都知道有人在旁邊虎視眈眈,西九州百萬石領地就是前進基地,但倭國內部還是先打個痛快再說,可能這就是封建制度的劣根性。

天下是天皇/將軍/關白/太閣的,是屬於才七歲的幼主豐臣秀賴的,但領地可是自己的!

不得不說,萬曆二十七年的倭國比大明熱鬧多了。

在這年倭國還有件小事情,福岡城終於築成了。

萬曆二十一年小西行長返回西九州,就開始在九州島北端筑前國建造新城,名為福岡城。

這個地方是林泰來指定的,稍微向北就能進入本州島西部。

一直用了將近六年時間,福岡城終於在萬曆二十七年築成。

然後福岡城以及福岡港和周邊都被小西行長劃為特別區,專門安置大明筑紫宣慰司守備軍。

另外就是那些得到執照,為守備軍提供服務的各色人等才被允許定居在福岡特別區內。

當然在倭國,這支兵馬被倭人稱為西九州僱傭軍。總而言之,一支兵馬,各自表述。

這支駐軍常年維持萬餘人規模,近些年來已經形成了穩定的輪換制度。

每兩年更換一半,官軍從北方各鎮邊軍抽調,自天津港或者義州出發。

萬曆二十七年過去,到了萬曆二十八年春末,鐵嶺李家老五李如梅帶著六千輪換官軍抵達福岡。

小西行長親自將李如梅迎接入福岡城,不過進入內城天守後,李如梅愕然看到,一代戰神帶方侯林泰來正坐在裡面。

“君侯怎得在此?”李如梅吃驚的問道。

林泰來淡淡的答道:“我奉密旨前來倭國辦事,總督所有在倭官軍。”

隨後林泰來將聖旨、關防、旗牌等傢什給李如梅看了,又提醒說:“我已經到倭國之事暫時保密,以免引起倭人警惕。”

李如梅對此表示理解,如果讓倭人知道“殺倭十萬”的天帥已經到倭國,沒準就不打內戰了,先聯手打西九州了。

隨後林泰來透過李如梅下令,被換防的官軍暫時不撤回國內,與新到的官軍合兵,共計一萬七千兵馬。

此外還有五千不知道從哪來的、看著像是南方人的“義軍”,暗中充當林泰來的標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