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林天帥壓後陣以及充當預備隊,很明顯就是為了防止林天帥搶功。
在戰場出風頭這方面,林天帥的名聲實在太響亮了,眾將官不得不防。
但麻貴和宣大眾將敢與林天帥玩這種心眼子,當然也是“有恃無恐”的。
因為麻貴很清楚,林天帥現在心裡的執念只有攻城先登。
對大兵團野戰這樣很難展示個人英雄主義的場合,林天帥沒麼大興趣。
野戰再怎麼打,也不會打出一個“先登”,所以請林天帥讓讓,不缺軍功的林天帥也不會生氣。
兩天後,在太和江對峙的雙方開擺.啊不,是開打,掌握制“水”權的倭軍先過江。
再說島山城就在北岸,若想救援島山城,不過江也不可能。
林天帥將會戰的指揮權已經委託給麻貴了,大清早吃完飯後,就只能像個看客一樣,默默的看著麻貴對各部進行編組以及組織陣型。
然後又看著一支支隊伍進入預定位置,反正位置都在他林天帥的前面。
在與北虜的長期治安戰中,大明官軍已經習慣了對車輛的使用。
戰車不但可以靈活的運輸重武器,還能作為臨時障礙抵禦北虜騎兵,是行軍作戰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所以林天帥就在後面又看到,無數戰車在寬大的戰場正面擺開,一輛接一輛的連在一起,圍成了幾個大圈子。
這是大明官軍與北虜騎兵打多了後,習慣性的陣地作業。
然後官軍從車上卸下大量的小型火炮,並且進行進行除錯和發射準備。
左中右三路,每路都有這樣一條由戰車和小型火炮組成的正面。
目測對面倭軍進入射程後,鼓聲接連響起,隨即官軍就開始點火發炮。
小型火炮再小,射程也比火銃要遠,倭軍手裡的“鐵炮”能造成有效殺傷的射程最多不過二十丈,這時候肯定夠不到大明官軍。
幾輪炮擊後,倭軍陣容亂了起來,這時候在車炮陣地兩側蓄勢待發的騎兵開始迂迴衝鋒。
前三排的倭兵“鐵炮足輕”也就是火銃手急急忙忙開始進行射擊準備。
在正常情況下,倭兵最多進行三輪射擊,大明官軍的騎兵就會衝到身前。
然後大明騎兵就會利用靈活的機動性,對前幾排進行來回不停的砍殺或者射箭。
通常只要擊潰前幾排精銳武士,倭軍就會開始崩盤,後面的倭兵必定率先奪路潰逃。
如果一時間沒能打動倭軍,那大明騎兵就會撤回來,再換用火炮對倭軍轟幾輪。
大明官軍和倭兵野戰的套路大抵如此,倭兵從武器到戰術基本被完克。
所以倭兵若非迫不得已,都是儘量避免和大明官軍進行野戰。
雖然今天場面比較大,戰場分割成了幾塊,但每塊大體上也就是這麼回事。
壓陣大將和總預備隊隊長林泰來領著一千多親兵,就在後面看熱鬧。
為了安全,林天帥披上了那套八十多斤重甲。不過同時又為了節省體力,林天帥並沒有來回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