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西寧的氣溫已經很冷了。
在距離西寧衛城約莫數十里地的南川捏爾朵峽口,三個營數千明軍整裝備戰。
參贊軍務林泰來彎著腰,好奇的檢視著面前這門三百五十斤的大神炮。
巔峰按察、半步巡撫石大人走了過來,問道:“你在這裡幹什麼?”
林泰來站了起來,搖搖頭說:“這大炮太老了,該換新了。”
石大人也不是對軍事一竅不通的人,不然也不會在這時候臨危受命,派到西寧前線來。
聞言便道:“你是說新式大威遠炮?現在還沒有部署到這邊。”
新出的大威遠炮不但製造工藝比鐵箍式老炮更先進,在更輕便前提下威力更大,還加裝了準星照門,射擊更精準。
林泰來隨口畫著大餅:“等我回了京師,爭取掌管軍器局,早日給你安排上!”
石大人:“.”
翰林出身的當朝紅人就是這樣任性嗎?想管什麼衙門都隨心所欲?
扯完閒篇,林泰來又納悶的說:“作為總指揮,你不去巡視營地,卻來找我閒談作甚?”
石大人有點緊張的說:“到底行不行?”
先前套虜各部在林泰來的勸導下,開始離開西海,返回北方。
然後林泰來就得到了神秘情報,海虜大頭領瓦剌它卜囊率領數千精騎,以北返套虜部眾為掩護,企圖魚目混珠靠近西寧衛城,進行偷襲劫掠。
後來神秘情報越來越精確,明確告知林泰來,瓦剌它卜囊大致在這兩日透過捏爾朵峽。
所以西寧衛在參贊軍務林泰來的力主之下,有針對性的做出了部署。
石大人和林泰來率領三營五千一百兵馬,出城數十里,在捏爾朵峽口正面埋伏拒敵。
而另一員從甘肅調來的遊擊將軍達雲,則率領兩千番漢騎兵,從峽谷兩側繞後包夾。
這次主動出擊稍微有點冒險,而且也沒請示過總督。
臨近戰事,全權負責西寧事務的石大人不由得略微緊張。
先前大明已經連續大敗了兩次,不能再輸了。
他忍不住就圍著林泰來,不停的問“到底行不行”。
林泰來被問煩了,回答說:“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啊,打完才知道!”
石大人差點就跳了起來,“你保證過的,包贏!”
林泰來故意很不著調的嘆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吃了敗仗,我就要被罷免三部郎中,老老實實當翰林了。”
石大人頓時被氣飽了,“西寧衛大部分兵力都被拉出來了!
若打了敗仗,還想什麼罷官免職,直接在這裡自盡殉國吧!”
林泰來喝道:“那你還想東想西的作甚?幹就完了!”
“可是.”石大人又說:“即便瓦剌它卜囊來犯,依據西寧衛城防守反擊不行麼?
出城數十里迎擊的風險終究比較大,不夠謹慎。”
林泰來解釋道:“西寧衛城周圍的地形不便於設伏和繞後包抄,難以給虜騎重創。
再說死守衛城不出,看著虜騎在周邊劫掠,那我們死守又有什麼意義?”
石大人在林泰來這裡調節了情緒,又表面鎮靜的去巡視軍陣了。
河湟之地的整體地貌十分有特點,山河夾雜,導致谷地和峽谷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