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一十一章 迴歸西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一十一章 迴歸西線 (2 / 3)

林泰來拍了拍楊登山,又指了指上方說:“這是天子直接關注的專案,勉力!”

十一月二十三日,除去楊登山部三千兵馬之外,經略三標營六千人、麻貴第二兵團剩餘一萬四千人,董一元第一兵團一萬人全部南下。

本時空後世的《壬辰復國述略》記錄道:“在曲線救國的鞠景仁精心謀略下,林天帥手撕加藤清正,其餘倭寇驚惶之下棄城逃跑。

另一曲線救國將軍韓克諴在長德山埋伏,全殲逃跑倭兵八千人,然後負責剿滅叛軍,有力的支援了天帥收復咸鏡道。

戰後在天帥委託下,鞠景仁和韓克諴這一文一武曲線救國雙璧,又為咸鏡道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做出了卓越貢獻。”

《萬曆邸抄壬辰卷》中說:“經略林泰來攻至吉州,未有先登,但陣前力斬敵軍主將加藤清正,懸其屍首震懾倭兵。

倭兵士氣大潰,獻城請降,吉州城遂完整收復。林泰來入城解救朝鮮國王長子臨海君、六子順和君,以及順和君生母順嬪。

後林泰來將臨海君送至遼東寬甸堡朝鮮國王處,而攜帶順和君母子于軍中,沿途安撫各地。

又,當初林泰來安置降兵於長德山,數日後反正朝鮮兵違抗軍令,盡屠八千降兵,林泰來追悔莫及。”

行軍數日後,林泰來抵達咸鏡道的最南端,與大師惟政和七百僧兵匯合,再往南就是江原道了。

江原道北部的鐵原、金城等處,都是幾百年後戰史中有名的地方,但此時並不是林天帥的主要方向。

林泰來又命麻貴率領第二兵團一萬四千人駐守咸鏡道最南部的元山,監視江原道島津兵團。

而林泰來和經略標營、董一元第三兵團一萬六千人折向東南繼續行軍。

兩天後抵達谷山,就是位於黃海道最東北角、平安黃海咸鏡江原四道交界處的谷山。

這時候,時間剛好來到十二月。

在谷山,林經略與西線李如松兵團恢復了直接聯絡,獲知了最近一個月李如松兵團的詳細情報,尤其是二十天之前本時空碧蹄館之戰的詳細情況。

但是林泰來沒有南下直接前往李如松如今的駐地、朝鮮三京之一開城,卻行牌告知各處,將向西至鳳山。

鳳山位於平安道和黃海道交界處,也是平壤和開城之間的交通樞紐,南兵營將領駱尚志就駐紮在這裡。

如今暫時無戰事,於是西線兩道文武官員紛紛前往鳳山拜見闊別四十天的經略天帥。

比如第一兵團主將李如松,朝鮮南人黨首領、三道體察使、都督諸軍事柳成龍,朝鮮北人黨首領、義軍首領鄭仁弘都在第一時間來到鳳山。

林泰來躺在榻上,懶洋洋的翻著幾份拜帖,然後轉頭對順嬪問道:“你爹,何時到?”

順嬪用著生澀的漢語回答說:“次日。”

林泰來扔下手裡的幾份拜帖,“先見你爹,讓他們且等著吧!”

這時候順嬪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夠用了,又拿起了筆問道:“其他都是何人求見?”

林泰來提筆回答:“李如松、柳成龍、鄭仁弘。”

看到這幾個名字,順嬪大驚失色,惶恐的寫道:“家父不敢居先!”

這三個人,李如松是大明方面僅次於天帥的天將,柳成龍和鄭仁弘都是當前亂局下李朝小朝廷裡的頂尖人物,南人黨和北人黨的首領級大佬。

自己那個爹雖然也是兩班士大夫,但與這三個人相比,完全不夠看的。

如果天帥為了先見自己父親,卻讓這三個頂級大佬等待,以後自己父親就不好做人了。

而且會不會讓別人以為,自己恃寵而驕,引發不可測的連鎖反應?

林天帥冷哼一聲,寫道:“不必惶恐,就是要先晾著他們!有些人不敲打不行。”

金順嬪能看懂漢字,就好奇的掃了幾眼拜帖,問道:“這幾人言辭恭順,有何不妥?”

林天帥非常不滿的答道:“最大的不妥就是,這三個人竟然一起送拜帖求見!

或者說柳成龍、鄭仁弘這兩個朝鮮人應該單獨來拜見我,而不是跟著李如松來拜見我!

這就是問題所在!說明他們兩個人與李如松走得近了,下意識裡開始跟著李如松行動了!

據我推斷,應該是我去咸鏡道的這一個月裡,他們和李如松混熟了,又看上了李如松家族在遼東的影響力!

畢竟遼東與朝鮮接近,結好遼東強人有百利無一害。”

金順嬪:“.”

這就是天朝的權臣麼?對人事的敏感性竟然恐怖如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