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來暴的雷太大,皇帝也一時也不知如何主張,下意識看向司禮監太監們。
太監們也很無語,他們原本以為,今天只是陪著皇帝開心一下就完事了。
不料獻俘大典剛剛結束,皇帝還沒從午門下去,突然就風雲動盪。
雖然這是文臣內鬥大樂子,但他們總要幫著皇帝參謀參謀。
對於皇帝的心態,他們也很明白,無非就兩個詞,“結果要好”以及“不能擔責”。
於是司禮監太監張誠對林泰來問道:“你說的名單裡,可有部院九卿的人物?”
林泰來便道:“九卿缺三,剩下的都沒有被提名,當然不在名單上。”
而後張誠對萬曆皇帝說:“不妨將九卿也召上來,讓大臣們在御前共同廷議!”
朝廷裡詞臣、大學士、吏部尚書之外的重大人事問題,程式上必須要經過外朝廷推才正宗。
如果由皇帝直接任命,或者由內閣推薦,叫內降和中旨,是大臣堅決反對的非法程式。
所以掌印太監張誠這建議的意思就是,林泰來鬧騰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人事問題,可以把外朝大臣叫上來一起扛雷。
免得皇帝和內閣大學士在這裡商定了,外朝文官又要嚷嚷沒經過廷議廷推,程式不對。
這個思路不錯,萬曆皇帝便道:“甚合朕意!”
三輔王家屏說了句:“可否將部院堂官一起召上來?”
各部堂官除了尚書,還有侍郎,這意思是閣部院會議變成閣部院擴大會議。
眾所周知,林泰來勢力的頂尖戰力和中低層戰力都不錯,只林泰來一人就兼了三四個中層官職。
但三、四品這個中高層級,卻是林泰來勢力最薄弱的環節。
聽到王家屏這擴大會議的提議,林泰來不陰不陽的說:
“好幾位侍郎都在疑似奸臣名單上,三閣老想讓他們上來,到底意欲何為?”
王家屏咬牙道:“他們不一定是奸臣。”
林泰來立刻對萬曆皇帝說:“王三.三閣老家屏這就是結黨,公然在陛下面前結黨。”
三,三你碼比!王家屏氣得不說話了。
對昔日老師的面子,萬曆皇帝還是要給的,決定說:“三三先生雖言之有理,但人多吵鬧,讓朕頭疼,先讓九卿上來。”
不知何時,內外都被林泰來傳染的喜歡用數字來稱呼閣老們了。
於是在午門外面等著吃瓜的百官,忽然又接到了旨意。
傳吏部尚書王世貞、禮部尚書于慎行、兵部尚書王一鶚、刑部尚書孫丕揚、左都御史陸光祖、左通政徐申上樓!
大部分人等了半天,什麼瓜也沒吃著,就看著別人一個一個的上樓。
現在上面已經有皇帝、內閣加九卿,這是要臨時召開最高層會議了?到底出了什麼大事?
但上了午門的六位外朝九卿,此時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毫無心理準備之下,同樣被震驚得腦子嗡嗡作響。
林泰來的指控內容,其實就是說朝臣集體喝功臣血、瓜分功臣功勞。
所以在過去這段時間,林泰來的示弱相當於引蛇出洞?
他就等著獻俘禮這天,有了直接見到皇帝的機會時,直接當面用辭官來擠兌皇帝?
此時王天官忍不住看向林泰來,這就是你所說的“過幾天就跪”?
你就是這麼個跪法?你覺得向皇帝辭官就算是跪了?
在新上來的大臣裡,情緒反應最激烈的就是左都御史陸光祖。
先前申首輔把清流勢力和林泰來一起打!
現在又是林泰來把清流勢力和申首輔黨羽一起反打!
是他們清流勢力挑撥你們兩人之間的關係,這沒錯,但你們兩個人直接對打不行嗎?
為什麼你們內訌互打,總是連帶上他們清流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