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林泰來又去了王府,但王司徒已經走了,半刻也不肯多留。
此時在府中,主人家只剩下王象蒙和考滿到京待選的王之都了,這兩人都不用回老家守制。
看著空蕩了很多的府邸,王象蒙很感傷,對林泰來嘆息道:
「昔年我和兩位伯父、小姑母都在這裡時,何等充實熱鬧,現在卻只剩我了。」
然後他指著王之都說:「讓小叔父留京如何?」
林泰來答道:「需要用人的地方實在太多,我再想想。」
王象蒙又說:「我有預感,二伯父這次返鄉,以後未必還願意再回京師。
畢竟等二伯父守制完畢時,年紀也有六十八了,二伯父本身也不是極為爭強好勝的人,自覺人生圓滿可能就不折騰了。」
就這麼白白丟了一個戶部尚書,林泰來雖然鬱悶也莫可奈何。
大約在朝堂裡混,總會遇上這種事情的,說不定哪個正要發力培養的黨羽就丁憂了。
比如申首輔提攜的沈一貫,如果不是沈一貫丁憂在家,去年趙志皋還未必能入閣。
當時林泰來心裡還幸災樂禍,結果今年就輪到自己鬱悶了。
這個時候,申用懋正在家裡苦苦勸說突然暴躁起來的老父親。
「父親應當聽說了王司徒丁憂之事,還是儘快收手吧,別把林泰來真的打死了!」
申大爺也算看得明白,本來林泰來憑藉趙志皋加王天官加王司徒這鐵三角,還是可以扛住老爹幾拳的。
扛完了後,讓暴躁老爹消消氣,就可以重新修好,也算是以打促和了。
但最為穩健可靠、又有實權的王司徒要突然離職,這就讓林泰來被動了。
戶部管的是財權,影響力日常無處不在,所有衙門都躲不開。
失去了戶部尚書,肯定會讓林泰來的實力變得大為脆弱,捱上首輔全力兩拳就怕要碎。
申首輔回應說:「不必多言,我心裡有數。」
申用懋又道:「李琯那篇奏疏就是胡扯,只望父親不要中了離間計,否則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
申首輔便呵斥道:「休要胡扯!我沒有中離間計,難道我連這點小伎倆都看不出?」
英明神武的首輔怎麼可能中計?中計豈不正說明在意那篇奏疏的說辭了?
申用懋追問道:「那父親為何動了怒氣?」
申首輔答道:「我只是覺得,林泰來最近送禮的分量少了許多,需要給予懲戒。」
申用懋:「.」
申首輔你對自家兒子也這麼不真誠了啊。
現在的朝廷裡,同時有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大理寺卿三個九卿級別的一線官職空缺。
還有禮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正在風雨飄搖,以及太僕寺卿這個二線裡算不錯的官職出缺。
上次出現這種盛況,還是七八年前清算張居正影響的時候。
這意味著,朝廷一下子出現了非常多的上升渠道,似乎把所有三品、四品官員的熱情都撩撥起來了。
大家連國本問題都不想談了,全都在琢磨著自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