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鄭總督陷入了兩難也不對,因為在大方向上並沒有為難。
面對兵變無非就是招撫或者圍剿,看如今這形勢,圍剿是不可能圍剿的,就只能考慮如何招撫了。
更何況這幾百亂兵還連帶著西寧衛和甘肅鎮的參戰官軍。一個處置不當,就容易形成連鎖反應。
要是西寧衛和甘肅鎮那一萬五六千參戰官軍看到達雲營的情況,也跟著一起亂了,樂子就大了。
所以下定決心後,也就不用糾結了,鄭總督直接宣佈說:
“達雲標下軍兵每人二兩犒賞銀,今天就發!參戰的林氏家丁也有賞!
一個時辰後,去校場領賞!”
林泰來連忙叫道:“不不不!把銀子抬到他們營房發放就行!”
但有亂兵不服氣的嚷嚷說:“寧夏兵寸功未立,三千人就給一萬兩撫賞銀!我等兩場血戰,每人才二兩?
我等所說的賞賜不公四個字裡,重點並不是賞賜,而是不公兩字!”
鄭總督:“.”
你這亂兵如此有文化,如此會思辯,怎麼才是個大頭兵?
而且居然這麼能快就能算出三千人賞一萬兩的人均比二兩多?
這時候,林泰來又高聲道:“我林泰來最擅長斡旋,今天就做個中間人來說和!
我認為,達雲營應該每人犒賞五兩就夠了。
至於我身邊這些參戰的家丁,就不要犒賞了,節省出來轉給達雲營官兵!
請制臺和諸位官軍給我林某人一個面子!”
“可以!”鄭總督咬牙道,這時候當務之急就是平事,並保證林泰來的安全。
數百亂兵一起歡呼,大叫道:“多謝林參贊斡旋!林參贊高義!”
在數百人的歡呼和奉承中,林參贊仍然保持著冷靜。
他連連示意,對亂兵回應說:“謝完了我,別忘了再去謝謝制臺恩賞啊。”
鄭總督面無表情,轉身就要走。
可是林泰來仍然憂心忡忡的,朝著鄭總督提醒道:
“制臺要多加註意西寧衛和甘肅鎮參戰官軍的軍心啊!
若達雲營有犒賞,而他們沒有,那麼他們心裡肯定很容易產生不平衡。
就算不能全額髮放,也要先給一點,以穩定軍心。
如今西北形勢緊張,不能再出亂子了,制臺一定要防患於未然啊!”
鄭總督冷哼一聲,任何人都可以提醒自己這些,唯獨你林泰來沒資格!
隨即鄭總督皮笑肉不笑的說:“關於如何穩定軍心,請林參贊進行轅商議商議?”
林泰來打個哈哈,婉拒說:“我還是留在達雲營這裡,幫助穩定軍心吧。”
作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林泰來覺得還是混在亂兵裡面比較安心。
雖然林泰來這“穩定軍心”的建議嘲諷度拉滿,但鄭總督不得不認真考慮。
如果都不犒賞,或許還可以平安無事。
但若只有一部分得到了犒賞,那麼沒得到犒賞的另一部分鬧事機率就很大。
於是鄭總督回了行轅後,就下令:“西寧衛、甘肅鎮參戰官軍每人暫時發犒賞銀一兩,其餘等著向朝廷奏請再行發放。”
其他參戰官軍不像達雲營連續打了兩場,先發放一兩也不少了,足以暫時穩定住情緒。
這至少需要一萬五千兩,只能暫時從別處挪用一些了。
預定計劃又被打破,一切都怪林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