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姑丈太挑剔,而是自己的工作確實不紮實啊!
最後林泰來吩咐說:“給你的巡撫哥傳話,讓他速速派人去京師,請大司徒出手對工作不足之處進行補救!”
說完了後,林泰來起身就走,要離開小小的張家口堡,去舞臺更大的地方。
張家口堡有東、南兩座城門。林泰來從南門承恩門出去,忽然想起什麼,又對張指揮問道:
“現在馬市繁榮,每年是不是都會有很多內地客商往來張家口堡?”
張指揮答道:“當然如此,不然北虜得了撫賞銀,能去哪花費購物?”
於是林泰來伸手喝道:“筆來!”
隨即在承恩門的邊上,刷刷的寫了十六個大字——邦本猶存,有喪乎哉!嗟我九元,於何用哉!
張指揮雖然識字但文化水平不高,看得半懂不懂,只感覺氣質挺悲憤的。
林泰來自我欣賞了一遍後,又問道:“這十六個字,在城門能儲存多久?”
張指揮瞬時福至心靈,超常發揮的答道:“我馬上安排匠人,把字刻上去!
只要城牆還在,字就還在!一直傳到八十代,直到城磚變碎石,直到碎石生青苔!”
林泰來:“.”
這都什麼倭國式表態?
張指揮見林泰來不說話,又試探道:“或許還能刻碑?”
林泰來回過神來後,回應說:“刻碑就算了黑指揮年紀老了,離退休不遠了。
我看你為人做事還不錯,明年你就去巡撫行轅做中軍官吧。”
張指揮除了大喜就是狂喜,這不只是換了個好位置那麼簡單。
如今邊鎮巡撫原則上是要久任的,王巡撫幹個十年八年都有可能,那麼自己去當中軍官,退休之前的業界地位都有著落了。
左右護法張家兄弟不禁恍恍惚惚,遙想數年前,坐館為了讓牆上的字多留一會兒,還要親自手持鐵鞭守著。
而現在,真的今非昔比。
縱馬離開張家口堡時,林泰來心有所感,向北方望了一眼。
他的直覺告訴自己,有人正在邊牆的另一邊送他。
三娘子駐馬在東、西太平山山口的邊牆外,遙望著邊牆上的城樓,久久不願意離去。
身邊的布塔施裡有點嫉妒的問道:“母親就那麼相信他嗎?”
三娘子回答說:“因為他是一位目光穿越了歷史長河的大智慧者,他說的確實都對。”
才十六七的布塔施裡對此很難理解,“他到底都說什麼了?”
三娘子說:“比如他告訴我,讓我想想史上遼國是怎麼被女真人滅掉的,而女真人的金國又是怎麼被我們的祖先滅掉的。
而在和議之後,我們右翼戰鬥的意志和力量肯定要衰落,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遼國和金國。
如果不早作準備,我的子孫只能給別人放羊牧馬了。”
布塔施里根本聽不懂,但他覺得,母親能聽懂就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