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吏部和兵部擁有邊鎮巡撫的推薦權,王司徒為了兒子前途,深夜微服悄悄的去了吏部尚書楊巍府邸。
楊巍也是山東人,有這份同省關係,還是能說上話的。
看到王司徒,楊天官不用問就知道來意,畢竟王司徒好大兒王象乾的名字,天天在朝廷“刷屏”。
在老天官的印象裡,小王參政應該是一個挺本分的人。也不知道跟是誰學壞了,寫奏疏居然玩這種長篇連載模式的花樣。
更別說那擠牙膏式報功,每次只報一點功勞,但每天都要報一次功,連申首輔都不耐煩了。
不是為了當下一任宣府巡撫,小王參政會如此豁出去臉皮賣力氣麼?
“這次沒什麼機會的。”楊天官也不想忽悠同鄉,直言不諱的說。
王司徒有點不甘的說:“楊兄可有人選了?”
楊天官答道:“京畿霸州兵備道的郭四維,也是我們山東人,他年科比象乾世侄早,也年長十多歲,而且在兵備道上積累了很深資歷。”
王司徒的臉皮不夠厚,此時便無話可說。
論鄉誼,都是山東的;論科名,郭四維更早;論年紀,郭四維大一輪;論資歷,郭四維在兵備道積累很多年了,王象乾才剛當上右參政半個月。
公正的說,王象乾確實不如郭四維有資格,王司徒真找不到角度勸說楊天官,他也不是胡攪蠻纏的性格。
所以這次王司徒深夜拜訪天官府,算是無果而終了。
連同鄉天官的路子都走不通,王司徒又還能有什麼辦法?
宣府鎮巡撫是現如今九邊巡撫裡的第一肥缺,不知多少人盯著。敢覬覦這個位置的,誰還沒點過硬關係?
從天官府裡出來後,王司徒再次嘆道,設若林妹夫在此,必有良策也!
及到次日,吏部尚書、侍郎、文選司部郎,和兵部尚書、侍郎、武選司部郎匯聚在吏部大堂,推舉新的宣府鎮巡撫人選。
不出意料的,提名出了好幾個候選人,競爭看起來很激烈的樣子。
楊天官推舉霸州兵備道郭四維,趙志皋推舉王象乾,這都在預料之中。
兵部左侍郎石星和吏部文選司郎中、清流勢力骨幹陳有年卻聯手推舉了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選——鳳陽巡撫楊俊民。
沒錯,就是被林泰來用來練手兵變的那個鳳陽巡撫。
但是有一說一,楊俊民的競爭力確實很強,本身就出自山西豪族,父親是前兵部尚書。
而且楊家和前首輔張四維的張家、前宣大總督王崇古的王家號稱蒲州三大家族,因為家族經商走私緣故,楊俊民對邊情極為熟悉,很適合做邊鎮巡撫。
最關鍵的是,楊俊民是林九元的死對頭,只要是被林九元禍害過的人,都樂意支援楊俊民。
估計出自大同的四閣老王家屏在楊俊民和清流勢力之間,也做了不少協調工作。
兵部尚書王一鶚並不結黨,純粹是靠著雄厚的資歷和功績,一步一步熬上兵部尚書位置的。
這時王大司馬也提名了一個比較公允的人選,山東按察使宋應昌。
候選人太多,又各有各的理,各有各的門路關係。
兩個部的官員在吏部大堂吵了半天也沒有結果,於是各自散去,下次繼續吵。
京師和宣府之間實在太近了,三百五十里路程,全程換馬跑的情況下,幾個時辰就能到。
在京城為了新任宣府鎮巡撫人選而吵吵的時候,許巡撫被罷官的訊息已經送到了宣府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