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話事人> 第三百八十章 海洋思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章 海洋思維 (1 / 2)

(上一章已經放出)

孫太監終於意識到,自己可能被套路了,方才林泰來真的就是裝瘋賣傻,然後等著自己從主動落入被動。

但面對蘇州土霸王,孫太監決定還是拿出一點尊重來,用平等的身份進行對話。

並不是因為林泰來這個人值得尊重,而是林泰來在蘇州的實力值得尊重。

林大官人又問道:“徵收一萬匹綾羅綢緞,和販賣一萬匹綾羅綢緞於兩洋,哪個獲利多?”

這個問題想都不用想,孫太監答道:“當然是後者!

但是我怎麼做到?我提督織造,又不是提舉市舶司!”

倭亂之後,浙江、福建的市舶司都被廢了,現在只剩廣東的市舶司還在運轉,另兩個還沒恢復。

距離外貿大爆發還有點時間,朝廷對於恢復市舶司似乎也不是那麼迫切。

林大官人回應說:“孫公格局也不妨放大一些,正所謂,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孫隆腦子也不慢,隨即想到先前另一條經濟新聞——林守備講話指出,蘇州要有能直達的海港!

林大官人悠悠的說:“聽說發源於太湖的吳淞江水量充沛,河道寬闊平直,當年由西向東直接匯入大海。

在前朝宋元的時候,外洋海船可以從古吳淞江口,沿著吳淞江直達蘇州。

只可惜後來吳淞江下游出現淤塞,二十年前海青天當應天巡撫並興修水利的時候,把吳淞江引入了向北的大黃浦河。

從此吳淞江成為大黃浦河的支流,就沒有下游以及入海口了。”

林大官人這時候所說的大黃浦河,就是後世知名的黃浦江。

而古吳淞江入海口,則在後世著名的浦東。改開之前浦東沿海有多落後大家都知道,和古吳淞江口被廢棄有直接關係。

當然對林大官人來說,區別就是古吳淞江口與蘇州航運極為方便,從大黃浦河就不方便。

孫隆不是無能太監,當即就反問道:“那你知道,海瑞為什麼會這樣做?

第一,大黃浦並不直接入海,而是在江海交會口附近注入了長江,那裡兵營遍佈、江防嚴密。

第二,大黃浦下游河道彎彎曲曲,曲折非常多,還有澱山湖阻隔,如果外洋船隻想透過大黃浦逆流而上,航行非常不容易。

所以海瑞把吳淞江變成大黃浦支流,廢棄古吳淞江入海口,是為了防範外敵海上來襲,保證蘇松腹地的安全。

這又說明什麼?說明朝廷對江南的要求就是安全第一,不認為江南需要有海港!”

孫太監的意思總而言之,從大黃浦河深入蘇州不方便,反而在朝廷眼裡成了防守優勢。

這就是觀念的不同了,外向海洋思維和內斂大陸思維的區別。

林大官人稍加思索後,開口道:“我只說三點,第一,天下沒有永遠不變之法,例如二百年禁絕與北虜互通互市,但到了隆慶朝還開關呢,重開古吳淞口又算什麼?

第二,如果重新開了古吳淞口後,真有強到能突破吳淞口打入腹地的外敵,那長江口一樣也防不住!

若還計較長江口比古吳淞口更安全,簡直可笑之極!

第三,皇上是什麼樣的人,孫公你比我更清楚,缺乏自控能力的人只會一步步越陷越深。

如果你覺得,就憑現在織造局這幾百張織機就能滿足皇上未來的索求,那我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