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到這裡時,蔡御史心裡稍微輕鬆了點,總算確定了一個辦法,有個章程了。
按照那林泰來的習性,只要王老盟主來揚州開文壇大會,就一定能把喜歡虛榮的林泰來引過來。
然後讓這文壇大會開上一個月,能拖林泰來多久是多久吧。
至於林泰來能不能搗亂成功,王老盟主會不會被打臉,復古派是不是被羞辱,蔡御史並不放在心上。
他的目的只是盡力拖住林泰來,儘量讓林泰來在揚州多滯留一段時間而已。
想了想後,蔡御史又問道:“如果只有一個辦法,還是有點單薄了,不太牢靠。
你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一併用上,多多益善,效果更好。”
另一個師爺張先生說:“若東翁還想另求良謀,我倒是有一個想法。”
蔡御史對兩個師爺都很信任,點頭道:“張先生儘管說來!”
張師爺又開口道:“林泰來三番兩次到揚州,堪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顯然渴望進入鹽業。
從他的做法也能看出來,第一次到揚州,從鄭家手裡強租七千鹽引,上次到揚州,從汪家手裡強租五千鹽引。
由此可見,林泰來對鹽引是貪得無厭,極為渴望的。所以只要有鹽引,不怕吸引不住林泰來。”
蔡御史點頭稱是,林泰來對鹽引的吃相,簡直如同惡虎搶食一樣,說是生撕活咬也不為過。
也正因為如此,去年汪慶登高一呼,好多人才肯附和汪慶,形成一個鬆散的反林同盟,那都是被林泰來嚇怕的。
然後又聽到張師爺說:“東翁可以讓鹽運司放五千新引窩出去,招納鹽商認窩!
我就不信,林泰來還能對此不上心?只要把認窩程式拖延著,總能讓林泰來在揚州滯留一兩個月。”
蔡御史在心裡盤算了一會兒,也點頭道:“這個主意也不錯,總體可行!”
“窩”在鹽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意思就是資格憑證。那麼所謂引窩,就是鹽商購買鹽引的資格憑證。
鹽商從鹽場買鹽需要鹽引,但是領取鹽引又需要引窩。
簡單地說,鹽引是一次性的,每年用完就作廢了。
而引窩是固定存在的“不動產”,每年都可以憑藉引窩的窩數來領取相應數目的鹽引,當然要先交錢。
五千引窩的意思就是窩數五千,可以據此每年領取五千鹽引。
而且引窩是能夠世襲的,就像田地一樣,可以代代相傳,又稱為窩本。
所以說,林大官人強租來的一萬兩千鹽引,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一萬兩千引窩或者窩本。
至於引窩怎麼來的,當然是鹽商花錢從鹽運司買來的,這叫做認窩。
當然引窩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價格很貴,一般沒有大資本玩不起。
比如想全部吃下五千引窩,總花費至少需要白銀萬兩以上。
這對林泰來而言肯定也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吃力就對了,越吃力越能讓林泰來在揚州消耗時間。
見蔡御史不反對,張師爺便道:“既然東翁也同意了,那我儘快與鹽運司商議個章程,怎麼放這五千引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