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我等如今已經全取了河北,而中原卻還是混亂不堪,各諸侯之間紛爭不斷,致使民生凋敝。
將軍當奮起三軍,掃平紛擾,一統天下,還我神州以清平!”
聽到袁紹發問,許攸第一個站了出來。
他是跟隨袁紹最早的一個謀士。
當初董卓欲行廢立之事,袁紹當堂與他鬧翻,事後害怕被其報復,便逃到了浡海招兵買馬,積蓄力量。
而許攸就是在那個時候投奔到他的麾下的。
“子遠此議甚善!”
當聽到從許攸口中蹦出來的“一統天下”這四個字,立刻便如同打了雞血一般,頓時心潮澎湃起來。
“不錯,自當年討董聯盟破裂,各州郡各自為政以來,天下分崩離析已有十數年。
特別是董卓遷都長安後,大漢王朝早已是名存實亡!
雖然袁公路稱帝有些草率了些,不過大漢火德故去實乃事實!
主公,天予而不取之,乃敗亡之道矣!”
見許攸搶了先,郭圖也不甘示弱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當然,出兵中原這個決策,是當下最好的決策,他自然不可能會去反對,這對他沒有任何好處。
接著,審配、辛評、荀諶等人也先後發表了自己的建議,都是以出兵中原為主。
若是真的一統中原,那大家這些人將都是從龍之臣,想想都令人激動,這關係到大家共同的利益,又豈會有反對的道理?
連文臣們都如此激進,武將們就更不用說了。
武將們要想升遷,靠的是戰場軍功,若是不打仗,軍功又從哪來?
所以,對於戰爭,武將們是最為渴望的。
“既然諸位都覺得,我們應該進取中原,掃平這亂世,那我袁某雖然不才,也當擔起這個重任,望諸公不棄,你我共勉!”
見到一幫臣屬的意見都是南下征戰,而且士氣高漲,袁紹頓時感到信心爆棚,高聲喝道。
“願與主公效死力!”
隨著袁紹的一聲令下,河北大地上的戰爭機器緩緩地載動起來。
一隊隊士兵、一輛輛滿裝糧草、兵甲等物資的車輛,從各地向著位於黃河邊的黎陽彙集。
戰爭的陰雲,在中原的大地上匯聚,籠罩在每一個在原人的心頭,沉甸甸的。
......
兗州,許都。
“丞相,據河北探馬來報,袁紹起馬步軍五十餘萬,號稱八十萬,準備而下攻我,兵馬集結與黎陽,前鏠直指白馬渡口,請丞相早做打算!”
丞相府,曹操正在批閱公文,今年雖然新得了徐州不少的土地,不過兗州境內卻遭受了旱災,糧食減產嚴重。
而朝廷中的那些元老大臣們,卻因為本應發放給他們的俸䘵遲遲不見蹤影,在皇帝面前彈劾他。
雖然皇帝劉協並不能夠拿他怎麼樣,可這樣的噁心人卻讓他像生吞了一隻蒼蠅一樣難受。
雖然曹操給出的理由是今年兗州遭了災,糧食減產嚴重,只得暫時先將朝臣們的俸䘵先記下,得到以後再來補齊。
可那些朝臣可不管他那麼多,對於他們來說,現在的政事全由著曹操把持了,他們在朝堂上已經完全沒有了任何的權力,剩下的也就只有一份俸䘵可以拿了。
既然你奪了我們的權力,只給我們留下一份俸䘵,那我們就只拿一份俸䘵好啦,誰叫自己手上沒兵沒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