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主公提起,我也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還請主公協調一下!”
劉楓的話音剛落,劉祥便站起來說道。
“哦?說說看,是什麼事情?
只要我能夠解決,這就幫你解決了。”
劉楓饒有興趣地看著他問道。
“主公,由於甘統領把南洋的航路開拓的越來越遠,上海港口的貨物轉運量也日漸加大。
同時,由於需求的迅速增長,鹽場現在的產量快跟不上需求了。
所以擴建鹽場就顯得越發的緊迫。”
劉祥舔了舔嘴巴,抬頭看了劉楓一眼,見他正聽得認真,於是接著說道:
“原本鹽場的位置離港口碼頭還有些距離,本來是可以留著給鹽場擴建用的。
可現在港口也擴大了,原本兩地之間的空地也全部被港口用完了,想要擴大鹽場的規模卻無地可擴。”
當然規劃鹽場和港口時,本是預留了一片空地的,只不過限於當時的條件,空地的面積並不是很大。
畢竟這裡只是一片泥沙淤積起來的平源,雖然後面還派人拉來泥土,又填起來了不少的土地。
可填海造地這項工程,別說在這個時代,即便是在兩千年後,也不是一個小工程。
而隨著貿易量的不斷壯大,港口的規模自然也隨之水漲船高。
再回上海軍水寨的佔地,當初那點地又哪經得起如此的擴張?
這也是當時劉楓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這樣吧,先把交易市場移到婁縣,將現在這片市場的位置空出來,用來修鹽場的倉庫,以及內部勞工人員的作息區域。
將現在的倉庫區域拆出來修建鹽池,這樣一來,鹽池的面積就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一倍,這樣應該可以暫時解決現在產能不足的問題。”
劉楓站在議事堂大圖牆上掛著的地圖前看了許久,這才說道。
以目前的條件,也只有這樣先應下急了。
“另外,這裡!”
劉楓指著在長江入海口中心的位置,那裡也有一片露出水面的沙洲,是最近這兩年才出現的。
“現在已是秋季,已慢慢進入了長江的枯水期,今冬組織勞力把這塊地方填起來,以後的曬鹽場全部移到那裡去。
隨著甘寧海路越拓越遠,將來的貿易量肯定會更加的大,到時港口還需要拓寬,也只有往現在鹽場這邊擴了。”
“在海面上填塊地起來,工程有點大啊!”
沮授看到劉楓手指的地方,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那裡離現岸邊至少有六七里的水路。
在他看來,隔著這麼遠,要將沙石運過去,絕對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
“工程是大了點,不過,到也不需要你們一口氣就將它填完。
可以邊填邊建,邊建邊填,慢慢的將它拓寬,花個兩到三年的時間,填一塊五十頃的地應該不算什麼難事。”
之所以給出這個結論,劉楓也是有依據的。
那塊地的位置屬於後世的崇明島的位置,就算不去人為的干涉,過個幾百年,它自己也會慢慢的形成一個大島出來。
自己現在做的,只不過是讓它早個幾百年出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