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到是說說看。”
劉楓被郭嘉的話勾起了興趣。
原本歷史上,曹操正是聽了郭嘉的策論,這才堅定了與袁紹相抗的決心。
現在,郭嘉早早的就在自己麾下效力,沒有了郭嘉的曹操,還能不能打敗袁紹,他不知道。
不過郭嘉既然說曹操還有機會,劉楓也想聽聽,他的依據是什麼。
“袁紹雖然看似兵強馬壯,數量勝多,然而,他的這些兵馬,來源卻是非常的混雜。
有他原本的起家之兵,有原冀州刺史韓馥的降兵,還有最近剛剛擊敗公孫瓚所收降的部隊,以及黑山軍的降卒。
這麼多不同派系的軍隊,以及代表著各自利益的將領,若是沒有一個能夠協調好其中利害關係的領袖,這些軍隊到底能夠發揮出多少的戰力,還真的很難說。
而出身於四世三公袁氏的袁紹,顯然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這是為何?”
郭嘉竟然說袁紹沒有能力統御他自己手下的兵將,這讓劉楓有些驚訝。
就拿自己來說,雖然現在想再調一支軍隊出去征戰不是很容易,主要是地盤太大,各地都需要駐軍鎮守。
可沒有能夠隨時調動的空閒軍隊,並不代表自己麾下的軍隊就少了。
若真的有大戰爆發,二三十萬的軍隊也是可以輕輕鬆鬆的就能夠召集起來的。
可自己並沒有覺得會無法統御他們啊!
“這一點並不奇怪!
袁紹是士人,袁氏的名聲在外,使得他首先要考慮的,同樣是世家與士人的利益。
所以他的側生點,一直都在士人身上。
對於其他,只能淪為邊緣人物。
可就算是士人之間,也是有各種利益矛盾的,其大致可分為三股勢力。
其一是原穎川遷往河北計程車人集團,也是最為龐大的一支,他們有荀諶、郭圖、辛評、辛毗、許攸等人。
他們所希望的,自然是袁紹能夠打過黃河,讓他們能夠衣錦還鄉,所以,他們的求戰慾望是最大的。
其二,是冀州的本土士人,其中以審配等人為道,在軍中還能夠得到本地將領的支援,他們並不希望現在急著攻打中原,而在大力發展好河北,等到將現在的地盤完全消化後,再徐圖中原。
這是最為穩妥的方法,可惜,袁紹此人卻是個好大喜功之人,他們的意見,註定了袁紹是不會採納的。
最後,還是一人,他算是袁紹手下的一個奇葩了,他就是逢紀。
逢紀祖籍南陽,早在袁紹渤海剛起兵時,就在他手下效力,算是他的元老之臣了。
只不過,逢紀此人雖然保持中立,對於其他兩派擺出一副兩不相幫的態度。
可他這人卻很不會做人,幾乎於袁紹麾下的其他謀臣們都不和。
如此一個人心不齊的勢力,袁紹不發心思去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將他們整合起來,卻要這麼著急的進攻中原。
若是戰事順利到還罷,一旦遇到挫折,是會相互攻奸,大好局勢將必葬送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