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縣。
望著城外從雒水上登岸的揚州軍,張任面如死灰。
自從三天前在綿竹關被魏延擊敗後,他把李嚴的三千人扔在綿竹關獨自守關,火急火燎地跑來雒縣,就是怕後路被斷。
然而,他現在到是趕到了雒縣,黃忠的部隊也還在綿竹關,可這南面下船的揚州軍又是怎麼回事?
他揚州為了入侵益州,到底調動了多少的部隊?
特別是當他看到對方旗號上,那個大大的“驃騎將軍劉”字時,這才反應過來,劉楓竟然親自領兵來了!
“將軍,對方來的人不多,最多千來人,我們或許可以趁其立足未穩,一舉將他們衝跨!”
鄧賢站在張任的身旁,仔細的觀察了一番後,對張任建議道。
前面在綿竹關時,由於他的位置是接應冷苞,並沒有直接與揚州軍交戰,所以,到現在為止,他手下的兵力是保持得最為完整的。
同時,由於主將張任和冷苞二人的相繼敗於揚州軍,而只有他還未有失敗的經歷,以至於現在說話時也不像冷苞那樣小心謹慎。
張任眉頭皺了皺,再次的朝城外看了看。
此時,揚放軍已全部上岸,正在整列隊形。
他們人數確實並不多,一共也就列出了兩個五百人的方陣。
“調集人馬,跟我衝出去,讓他們知道,我益州人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打定主意,張任也不再猶豫,當即有了決斷。
城中除了鄧賢的三千人馬外,還有自己帶回的近三千人,六倍於對方的兵力,就算揚州軍再厲害,總不可能一個能夠打六個吧!
很快,隊伍集結完畢,除了留下百來人看守城外外,其餘的都跟著張任衝了出去。
城門處傳來的喊殺聲,自然驚動了劉楓等人。
看著那些放棄有城牆優勢,卻向自己衝過來的益州軍,劉楓感到有些意外。
這人是不是腦子有毛病啊,放著自己的優勢不用,非要跟人打短兵相接的肉搏戰。
當然,對方要跟自己打近戰肉搏,劉楓自然也不會去提醒對方,這樣做是不對的!
不用等劉楓吩咐,飛鷹軍自動變換成了防禦陣型。
飛鷹軍每人配備一石的手弩一具,採用的是帶有彈簧壓板的箭匣,匣內可以裝箭十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到連續發射。每人有箭筒兩個,內配弩箭一百支。
另外還有用精鋼煉製的朴刀一把,蒙皮藤盾一面,以前用的是杉木蒙牛皮的木盾,自從蠻族部落的藤甲技術帶到了揚州後,便改成了藤盾。
這種藤看的重要極輕,因用揉制過的藤條編織而成,內裡是中空的,敵人的刀槍砍在上面,如山砍在棉花上一樣,渾不受力。
面上再蒙一層豬婆龍皮用以防火,因此,這種藤盾的防禦效果比起鐵盾都要好,又沒有鐵盾的笨重,是最為理想的防禦盾牌。
只是由於這種編織用的藤條揉制起來太過複雜,還要供給廖瑪的蠻兵隊伍,所以,到現在為止,也只有飛鷹軍換了這種盾牌,其餘的部隊要想換裝,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另外每人還配備了用精鋼打製的投矛五根,這些投矛,近戰時可以當成短槍來使用,遠距離投擲的殺傷效果也很是驚人。
在揚州現有的部隊中,飛鷹軍相當於一支特戰部隊,他們的裝備,在整個揚州軍,乃至於整個大漢的軍隊體系中,都是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