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關。
這裡處於洛陽的南面,當年討董之戰時,劉楓就是屯兵在這裡,並以此為基地,一舉奪回了被董卓西遷的五十餘萬百姓。
也正是由於這五十餘萬洛陽百姓的加入,揚州這才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而現在,劉楓又回到了這裡。
前些時日,陳留的夜梟傳回了訊息,由於重建洛陽所要的花銷太過於巨大,沒有一家諸侯能夠吃得消這種投入,所以對於小皇帝的這個要求,都沒有給予回應。
除了一些必要的糧草外,其餘的資金一文也不肯多出,甚至到了後面,連基本的糧草也給停了。
這個才剛剛吃了向天飽飯的皇帝劉協,和眾多的文武大臣們,再一次的陷入了半飢不飽的日子。
人總是這樣的,如果一直處於半飢狀態時,並不會覺得會有多難熬。
可是,當一個人從半飢不飽的狀態,慢慢地習慣了每天都有飽飯吃,然後以再次進入半飢不飽的日子時,那個難受勁,可就再也不是以前那種可以熬得住的。
而現在的劉協和王公大臣們,就是處於這種狀態中。
再次的缺糧,令所有人都無法再忍受了。
於是,剛剛開始準備動工的重建洛陽的工程,還沒有開始便夭折了。
然而,工程雖然是停了,可先前各地諸侯援助的糧草,這個時候也基本上消耗殆盡,卻也僅僅只是清理出幾間勉強可供居住的地方。
可僅靠這幾間宮室,解決住宿的問題都已經很牽強了,想要召開朝會,啟動朝廷的運轉,那根本就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萬般無奈之下,劉協也只能放棄了重建洛陽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這根本就不是目前的他能夠完成的任務。
然而,朝廷卻不能因為沒有了宮室召開朝議而解散,若果真如此,那他這個皇帝也就真的是可在可無了。
迫不得以,民經走投無路的小皇帝劉協,只得再次向各地的諸侯求助,想要找一個能接納自己與文武百官,重啟朝廷的地方。
只不過,已經失去約束這麼多年的各地諸侯們,對於平白要在自己的地盤上,多出一個皇帝來壓在自己頭上的這件事情,卻不是誰都能夠接受的。
詔令發出去已經數個月了,卻遲遲沒有見到任何一家諸侯前來迎駕,這不由得令劉協與他的百官們大跌眼鏡。
什麼時候,連皇帝都成了被人嫌棄的貨色啦?
心裡的失望,再加上肉體上由於缺少吃食而帶來的痛苦,令所有人都心中生起一股絕望的悲涼。
在現實面前,一些實在看不到出頭之日之人,便開始做了逃兵,悄悄地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自謀前程去了。
然而,就要所有人都即將陷入絕境之時,身處於兗州境內的曹操,終於在荀彧、程昱等人的勸解之下,作出了出兵迎接小皇帝的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劉楓會在這個時候趕到伊闕關的原因。
“主公,剛接到探報,曹軍已經過了虎牢關,快要接近偃師了。”
城樓上,趙雲來到劉楓的跟前,向他稟報道。
“這個曹孟德,跑得到算快,這麼長時間沒見他行動,可一動起來,轉眼間就到了!”
劉楓笑了笑,
“通知下去,今晚大家好好休息一番,我們明天出發,去洛陽見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