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人可有合適的人選?”
雖然陶謙有交待後事的感覺,不過,在他沒有具體的決定之前,糜竺還是不敢說得太多。
畢竟,自己的妹妹已經嫁給了揚州牧劉楓,無論是否承認,自己的身上都已經打上了揚州的烙印。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他不想表現的太多。
“我原本屬意欲將徐州託付與揚州牧劉將軍,只是他意卻不在此,也只得作罷。
然如今縱觀天下英雄,唯有那客居在此的劉備劉玄德,勉強還算可以,雖然只是皇玄孫,好歹總歸是宗室,將徐州交與他手,想必能夠給徐州百姓帶來安定。
兩位皆是我徐州棟樑,不知爾等以為如何?”
說完,陶謙大口的喘了幾口氣,就算是說這些話,也讓他感到有些吃力,看來這身體也確實是堅持不了多久了。
“既然使君已經決定了,吾等沒有意見!”
對於劉備,糜竺也是知道的,這段時間他也沒有少拜會自己,話裡話外總是不免有拉攏之意。
說實在的,這個劉備拉攏人心到也確實有一套,若不是自己已經投靠了揚州,說不得也確實會將籌碼押在他身上。
只不過,現實就是現實,沒有那麼多的如果。
更何況,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劉楓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根本就不是僅僅只是皇玄孫的劉備可以比的。
所以,當他知道劉楓對徐州並無想法後,已經陸續將自己家族裡的產業,向揚州轉移了,並且在新建成的上海港口處買下了一大片地盤,作為糜氏將來的基業之所在。
所以,對於陶謙要將徐州牧之位讓給劉備,對他來說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使君英明,臣願遵循大人之命,以徐州百姓為重,前去與玄德公交涉!”
相比於糜竺的平淡,陳登到是非常的熱情。
這些天,劉備可沒少拜會他。現在陶謙不能理事,而且以目前情況來看,怕是熬不了多久了,為了陳氏以後的發展,他現在必須要為後陶謙時代的徐州早做打算。
而劉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他是外來人員,在本地沒有根基。
他若是接掌了徐州,為了徐州的穩定,必將要重用本地世族,而先一步掌握了先機的自己,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這一點,同樣得到了他父親陳珪的肯定。
“那就有老元龍啦!”
關於陳登最近這段時間一直與劉備攪和在一起,陶謙也有所耳聞,此時見他對此事這麼積極,到也見怪不怪了,反正等已經走後,這裡的一切也與他無關了。
……
“玄德公,喜事,大喜事!”
城西軍營。
劉備滯留在這裡已經一年多了。
這一年裡,雖然陶謙也並沒有給他委派任何事務,不過,對於他這對人馬的糧草補給,到沒有短缺過。
這也算是變相的將他養在徐州,必要的時候可以作為一個助力,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兩利的事情。
而暫時無處可去的劉備,似乎也接受了這種狀態,就這麼安心的在徐州駐紮了下來。
不過,雖然只是駐紮在這裡,可對於徐州的世族,他卻沒有少拜訪,在拓展人脈的同時,也在尋求他們的認同,以期融入到他們中間去。
對於徐州的形勢,他看得到很明白。
陶謙已經老了,自從曹操伐徐州後,他的身體狀況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在這個亂世之中,像他這種謙謙君子,並不適合身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