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後來董卓進京,視皇帝如玩物,更是將已經被推倒的皇室尊嚴上,踩上了幾腳。
如些一來,天下禮樂崩殂,朝廷威嚴盡喪,人心不再存敬畏,內心的慾望就會被無限的放大,以至於紛爭不斷。
所為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光武皇帝重建漢家江山,至今已經兩百年了。
漢室的一統已經維持這麼多年,許多的問題已經到了不可協調的地步,碰撞也就不可避免了。
只有將這些問題全部撞碎,再來重建一個新的社會秩序,才是最終的出路!”
對於劉虞現在的心態,劉楓到也很理解。
作為曾經的宗正,看到皇室竟然落魄到如今的地步,心中的失落自然是別人所難以想像的。
只不過,以自己的能力,卻又無法做些什麼改變,更是增添了無限的愧疚感。
而聽完劉楓的這一番言論,也是一陣感嘆,而後良久無語。
“若是老大人暫時沒有想好以後的去處,何不入駐我柴桑學院,在教書育人中找回自我的價值?”
見劉虞半天沒有反應,劉楓試探道。
“唉,終歸是老了,這個天下,到底還得要靠你們這些年青人了。”
或許是接受了現實,對於劉楓的這個安排,劉虞到是安心的接受了。
......
“主公,出大事啦!”
自從安頓好劉虞後,劉楓便繼續投入到了他的治內基礎建設中去。
隨著各地工程的推進,府庫中的錢糧也是大把大把的往南方輸送。
好在這些年來連年的豐收,糧食儲備的充足,再加上商貿的盛行,對於錢糧這一塊,到沒有什麼擔憂。
這一天,劉楓剛剛從外面回到官衙,從事諸葛瑾拿著一封快報來到他的面前,面色有些焦急。
“發生什麼事啦?”
劉楓見他一副臉色凝重的樣子,於是問道。
“主公,剛剛永城的劉石發來訊息,我們的築路民眾,遭到了越人的偷襲,傷亡頗大,現在工程已經停了。
他發信向州府詢問,對於越人,下一步我們該如何應對?”
永城,坐落豫章境內的另一條水系盱水的附近,從這裡出發,穿過武夷山脈,便可以於建安郡內的富屯溪連通,再由富屯溪一路向東南下,便是建安郡內最大的一條水系——閩水。
由閩水北上,經建溪便可以直接郡治建安城。
而由閩水向東南順流而下,便是東冶縣。
當初劉楓與甘寧出海時,在東冶縣選的造船工坊的新址,便離閩水不遠的出海口處。
至此,從豫章至建安的水路便算是完全打通。
只是,要想將這條路徹底打通,就必須從武夷山脈中穿過,而這一帶,一直以來都是越人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