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鑑於去年長安城中所發生的一連串的事情,依照慣例,佔據朝廷的李郭二人將新的一年的年號,改為了興平,是為興平元年,同時讓皇帝劉協以朝廷的名義昭告天下。
經過眾人的群策群議後,揚州也制定下了新的一年發展的方向。
無論如何,溝通南方的交通還是要修的,至於修路的人手,除了接收各地的流民外,還可以用購買戰俘的方式,用揚州的錢糧,去與交戰的諸侯交易戰俘。
另外還有一條路,就是向海外擴張,從海外掠奪人口,來彌補境內勞力不足的問題。
不管是那種辦法,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人口運輸。
若是不能用最小的代價,將外面的人口運回來,那一切都是白談。
好在,揚州有船運的優勢,這一點,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
不過,如果這個計劃開始實施,那麼,現有的船隻肯定是不夠用的,加大建造船隻的數量,又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這,又需要大量的人口來支援。
人,始終是制約揚州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
計略已定,揚州就如一臺龐大的機器一般,開始高速的動轉了起來。
如今還在交戰的地方,便是河南的兗州,還有河北的幽州地界了。
兗州是因為曹操在與呂布對根基地的爭奪。
由於這次劉楓的調解,曹操得到了徐州大量的錢糧賠償,所在並沒有歷史上的缺糧之憂。
而呂布又因為有絕大部分兗州世家富戶的支援,也是底氣充足,只不過,由於沒有了絕對壓制住曹軍的實力,也使得他不敢輕意的冒進。
一時之間,兩方都在進行著拉鋸般的膠著戰鬥,雙方打得有來有往,卻又無法將對方徹底的壓制住,只能維持著一種脆弱的平衡。
也正因為雙方無法在短時間內決出勝負,連綿的戰亂,使得境內的百姓卻倒了大黴。
因為戰亂,田地無法耕種,使得到處都是一片荒蕪。
而百姓家中並沒有多少的餘糧,地裡沒了產出,他們就只能忍飢挨餓,實在迫不得以之下,只能帶著些許微薄的家當遠走他鄉。
流民潮,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而呂布與曹操雙方都還在為著兗州的歸屬而絞盡腦汁,小心的應對,對於境內人口的流失,雖然心中也很焦急,卻又苦於分身乏術,無力去管理,除了無奈之外,也只能幹瞪著眼睛看著。
當然,雖然不斷的有平民淪為流民外逃,不過還是有區別的。
由於曹操手中並不缺糧,平時也會設定些粥棚,為那些無糧度日的百姓施些稀粥,不至於讓他們餓死。
所以,鄄城、範縣和東阿三地民眾外逃的情況到還好些,只有零星的發生。
而在呂布控制的兗州其他地區,由於糧食都掌握在世家與士族的手中,對於普通百姓的死活,他們可不會有那些熱心,所以逃戶更為嚴重。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黃河上,揚州運送流民的船隊往來絡繹不絕,更有蔣欽率領的艦隊在黃河上往來巡視,避免有人來干擾普通船隻的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