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訓練後的預備役民兵,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快速的進入正規作戰軍隊,形成戰鬥力,在緊急情況下,對於突發性的暴兵又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這是一個良性的迴圈,能夠讓劉楓的治下,做到經濟與軍事雙向良性發展。
“如此,屬下知道該怎麼辦啦!”
得到了劉楓的答覆後,戲志才便離開了,如今滯留在柴桑,想要舉家南遷計程車族並不少,這些人都在等著揚州官府的答覆。
劉楓帶回來的,從管承的海盜老巢內繳獲的各種財寶、香料等物資,剛投放到市場上,就被各地的商賈分搶一空。
特別是產於南洋等地的香料,以前在市面上也只能偶爾能夠見到,價格甚至數倍於黃金。官府突然之間向市場上投放如此多的香料,也令他們十分的好奇,隨即四處打聽得知,這些都是州牧大人的海軍艦隊征剿海盜所得。
這個訊息讓他們羨慕不已,不過也只能是羨慕罷了,真要讓他們去剿海盜,開什麼玩笑呢!怕不是給海盜送財富還差不多吧!
......
柴桑城西,崇賢院。
這裡有一大片院落,主要是為了給那些從他處來柴桑謀職的文人士子們,有一個落腳處的臨時安置住所。
此時,許多的院落中都住滿了人,他們都是意欲南遷在柴桑落戶的世族。
本來,以他們的條件,無需一大家子的人全都擠在一個小院中過日子的,他們並不缺錢財。
只不過,自過江後,他們的錢財好像一下子就不太靈光了,特別是在土地的買賣上。當他們想要向一些鄉民手中購置一些房地產時,卻發現,即使出再多的錢,也沒有人將手中的地賣給他們,這令他們十分的不解。
後來,經過打聽後才發現,原來,官府早就有明文規定,這些土地的買賣權全都在官府手中,鄉民只有耕種的權力,而沒有買賣的權力。
若是有人私自將土地賣掉了,對於購買的土地,官府是不承認的。一經發現,除了土地會被官府收回,賣土地的人所得的錢財會被官府全部沒收外,還要面臨勞獄之災。
因為,他們現在所擁有的土地,本就是官府無償提供給他們的,除了必要的稅賦外,地裡面的出產全都是歸他們自己所有的。
這一政策,已經開始在劉楓的轄區內全面實施開了。
這樣一來,就從源頭上絕了土地兼併的後患。同時也使得外來的世族想要在揚州立足,必須要透過官府的批覆。
同樣的,這個政策也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給擋在的揚州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