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初平二年也已經過去,初平三年的春天,正不緊不慢的到來。
經過為期近一個月的刷選,五百名特戰營的精銳,也全部的挑選完畢,劉楓將其交給了史阿,由他來帶領這支新的隊伍,番號“夜梟”。
他曾經遊俠的經歷,最能明白怎樣才能更好的與他人相處,從而更好的融入當地的環境。
而能過這一次的先撥,也讓劉楓更加清楚的知道,特戰營現在的戰力情況,同時,對於其成員的個人特長,也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瞭解。
讚揚後剩下的人員,則繼續留給趙雲帶領,另立營寨,番號“飛鷹”。
而特戰營的營地則繼續保留,仍由夏侯蘭負責,同時,授予夏侯蘭厲鋒校尉之職,任由他繼續訓練從下面先撥上來的特戰人員,作為“夜梟”、“飛鷹”兩支部隊的儲備兵力。
至此,整個軍隊的重整也基本完成了。
原有的兩萬五千戰兵被分派了出去,而剛從預備隊裡面選拔出來的戰兵也正在訓練中,同時得益於從洛陽遷來的五十餘萬的人口,預備隊裡面也同時增加了五萬人,趁著冬天農閒的時機,一起參加了訓練。
奉劉楓之命北上皖縣的太史慈部也已經早已到了皖縣,並將營寨紮在離縣城三十里外的天柱山腳下,與石碳採集場相距十里的位置,有一條河流南下可以直通長江,對於多船的揚州軍來說,交通十分的便利。
皖縣,乃是廬江郡的郡治所在,現任太守,名叫陸康,是江左陸氏子弟,其家話在吳郡是一個大家族,也是江左為數不多的大家族之一,其兄陸·紆,便是陸遜的祖父。
對於太史慈部的入駐,到是沒有什麼意見,嚴格說起來,廬江郡也是揚州治下州郡,陸康也算是劉楓的治下官員。
只不過,因為受限於兵力的不足,劉楓不想一下子把地盤鋪得太開,這些年來才沒有雲管這些名義上的下屬。
而且,先前由於靈帝劉宏尚在位,劉楓主要屬地上執行的還是以低調為主,不想太過的引人注目。
然而,現在情勢變了,小皇帝被擄雲了長安,關東聯軍的會盟土崩瓦解後,各地的實權豪強們紛紛擁兵自重,極力的擴張各自的治下彊域。
而劉楓實際掌控下的江南之地,人口相對過少,難以支撐起發展所需,要不是前面的幾次大移民,現在的長江以南仍然是大片的蠻荒之地。
而對於一江之隔的廬江郡,雖然在前面黃巾動亂時損失了大量的人口,不過,由於在近幾年已經有所好轉,人口超過了兩百萬之眾,對於苦於人口不足的劉楓來說,就顯得猶為重要啦。
“主公,剛剛收到吳君的來信,說是當初主公交待的造艦之事,已經完成了大半了,五千石以上可以適應海上航行的鉅艦,如今已經建好有八艘了,沮授和甘寧將軍都希望主公能去參與試航儀式。”
柴桑官房內,劉楓正在看著今年春耕的簡報,從事陳秉拿著一封信件走了進來。
陳秉是康成公鄭玄的弟子,自眾鄭玄在柴桑定居後,他也找了過來,繼續跟在老師的身邊聽從教晦,今年年初,由於劉楓開始強化對治下州縣的治理,把身邊的幾個骨幹都派了出去,州衙裡面的人手一下就顯得不足起來,便向鄭玄開口要人。
而鑑於先前與劉楓達成的協議,鄭玄也只得派了一批學識尚好的弟子在柴桑出仕。
對於,劉楓自是滿心歡喜的笑納了,將他們填充到各基層的崗位上。
“哦?真的!一年半的功夫,他們竟然造好了這麼多!”
劉楓接過信件,大致的看了一下,爾後欣喜地叫道。
交待給甘寧建造的尖底鉅艦,柴桑這邊也在造,而且先期也造好了兩艘,分別是先鋒號和逐遠號,這兩艘鉅艦也參加了去年徵計董卓時的運輸任務,並且在後來的遷徙洛陽民眾時,發揮了無可估量的作用。
要不是有這兩艘船在,劉表未必會有那些好說話的配合,沒有劉表的配合,五十餘萬人的遷徙時間至少要長上一倍,即便不談其中的糧食消耗,若是不能在迅速的將這些人遷徙完畢,那麼,這麼多人的安置,也不可能在年前完成。同樣的,沒有安置好這些人,今年的春耕也必將耽誤,一連串起來,這個損失可就不只是一般的大了。
只不過,也正由於後面一連串的事情下來,除了這兩艘船外,第三天到現在還躺在船塢裡面,遲遲不得完工。
現在,吳郡那邊居然一下子完成了八艘,怎不叫得劉楓欣喜?
“你去幫我把戲長史找來,我有事要與他商議。”又把信從頭看了一遍,在確定無誤後,劉楓便決定要去看一看。
......
“主公,聽說公與那邊有了好訊息?”
還沒有進門,就聽到外面戲志才略帶興奮的聲音傳了進來,應該是程秉在路上把訊息告訴了他。
“不錯,他們來信說,五千石的尖底鉅艦已經造好了八艘,馬上要進行首次出海測試,希望我過去觀禮。”
說著,劉楓把信件遞給了戲志才,戲志才接過後,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細細地觀看了一番。
“這確實是一件激勵人心的大好事,加上先鋒號與逐遠號,我們就有了十艘五千石以上的鉅艦了,如此一股龐大的力量,可以說,在整個大漢的水面上,已經沒有能夠與我們匹敵的對手存在了!”
戲志才看完,將信件放回了劉楓的面前,語氣中的喜悅絲毫沒有掩飾。
“是啊,南船北馬,北方地勢平坦,是騎兵縱橫的天地;而我們南方,卻是水網密佈,適合馬匹馳騁的地方並不多,更重要的是,相對於北方靠近草原,我們馬匹的來源還十分的不容易。如此一來,要想在保住我揚州之地不受他人窺覷,保持一支強大的水軍是必須的!”
“如今,我等治下相對來說比較平穩,並無什麼大事,我贊成主公前去參加出海觀禮,以揚我水軍的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