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因為剋扣孫堅糧草,致使他兵敗的事件,最後以一個無關緊要的佐吏來頂罪而宣告一個段落,使得還算不上很牢固的聯盟內出現了絲裂痕,所表現出來的現實就是,各諸侯都開始想方設法的多屯積糧草,以免自己再步了孫堅的後塵。
而為了把矛盾轉移出去,袁紹不得不命令聯軍整體前移,同時下達命令,最先攻破汜水關都,他將奏起朝廷封其為左將軍。
一聽到這個命令,名諸侯的心思又開始活絡起來了。
雖然這裡的眾人頭上都頂著一個雜號將軍的名號,不過,有重號將軍名號的,也只有寥寥幾人而以,而左將軍是四方將軍裡面的一位,就算是在重號將軍裡面,也是排名在前列的。
雖然朝廷現在被董卓把控著,不過現在盟軍的官職到也並不需要經過朝廷來同意,只要是確實有能夠讓大家都信服的功勞,從盟主這裡封出的官職大家都是承認的,也自然就成了實際的職位。
所以,當袁紹許諾出了左將軍的官職是,除了現在已經是重號將軍的幾人外,其餘人等都興奮了起來,也不用人再來催促,都爭先起軍拔營,直奔汜水關而去。
酸棗縣城離汜水關只有百餘里,五十餘萬的聯軍一開動起來,那是浩浩蕩蕩的一大片,前鋒已經到了汜水關下,而後隊也才剛剛拔營起程。
汜水關城上,華雄看著關外一片接著一片的軍營,臉色陰沉。
前些時日透過夜襲擊潰了孫堅的先鋒軍,斬首五千餘人,順帶斬了孫堅手下大將祖茂,訊息傳到洛陽後,董卓大喜過望。
對於孫堅的勇猛,董卓還是知根知底的,畢竟一同在戰場上共事過。華雄能夠擊敗他,還把他的手下大將給斬了,大大的提振了西涼軍計程車氣,也讓朝廷裡面那些因為聯軍來攻而有些得意的大臣收斂了許多。
對於手下人的功勞,董卓賞賜起來一向是很大方的,當即便封了華雄為平東將軍,封關內侯,賞金五千,美女二十人。
同時對於在這次作戰中立功的徐榮與胡珍等人也各有賞賜。
這不,從洛陽來的賞賜剛到,汜水關內正一片歡騰時,外面的關東聯軍就到了。
“都督,聯盟初來,立足未穩,未將願現在出關,前去挑戰,以挫他們計程車氣!”
這時,徐榮來到華雄身旁向他請戰道。
聽得徐榮這麼一提醒,華雄也是反應了過來。關外的聯軍是陸陸續續的到來,並沒有形成合力,這對於他來說,確實是一個機會。
“不用你出戰,這一戰我親自來!”
華雄一擺手,轉身朝關下走去,
“抬刀備馬,點軍隨我出關!”
盞茶功夫不到,華雄便帶著三千騎兵出了關,一溜煙便到了盟軍的陣前,二話沒說,驅馬朝著盟軍的營地便衝了過去。
最先到達的汜水關的,是河內太守王匡,他有兵馬一萬人,些時正在安營紮寨,到處一片亂哄哄的場景。
王匡紮營的地方離著汜水關只有五里地,等華雄的騎兵衝到眼前時,再反應已是來不及了。
本來步兵在騎兵面前就是劣勢,要想以步兵對付騎兵,只有列成嚴密的陣形,靠著陣形的協同,才有那麼一些機會。
奈何現在這些步兵正在搭建營地,別說是列陣了,很多人連兵器都沒在身邊,以至於華雄的騎兵衝到眼前時,連個抵擋的動作也沒了,就被戰馬給撞翻,繼而踐踏成了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