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碳的事情搞定了,經過幾天的晾曬,前期做好的磚瓦坯土也已經乾透,可以開窯燒製了。
這天一大早,劉楓同田豐等人便來到了窯廠的位置,今天是第一窯磚開始燒製的日子。
此時工地前,已經全部都搬到了窯前,幾個窯匠正在忙碌著。領頭的窯匠姓陶,名字陶義,祖籍豫州汝南,是個憨厚的中年人,大家都叫他老陶。他從十來歲便跟著父親燒窯,到如今已是二十多個年頭了,已然是一個老師傅了。
前兩年,中原災荒不斷,去年又逢天下大亂,便隨大流往南方逃難,不過他的老父親卻在途中病死了。逃難的路上,死些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一路行來,路邊倒伏的屍體比比皆是,死人見得多了,也就麻木了,草草地將老父親掩埋後,又繼續上路了。所幸最終帶著老婆和一雙兒女過了江,被柴桑的官府收留安置了下來,生活才又開始穩定了起來。對於這來之不易的生活,這個憨厚的漢子心中是感恩的,所以,這次官府招窯匠,他一聽到訊息後就馬上趕來報了名。
“大人來了!”見到劉楓等人過來,眾人忙過來行禮。
“大家不必客氣,以後在這種工作的場所,大家也就不用行禮了。”劉楓示意他們免禮,復又說道,“都準備得怎麼樣了?”
“回大人,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你來指導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了。”陶義起身後回到。
“既然準備那了,那就開始吧,我來說,你們照做就可以了。”劉楓點了點頭,便朝前走去,從旁邊的一扇小門進到了窯裡,其餘眾人也跟在後面走了進去。
“在去抬些石碳時來,在這下面鋪一層,再把那些磚坯在上面碼放整齊。”進到窯裡,劉楓四周看了看,裡面空間有兩丈方圓,下面寬上面窄,在最上面的地方收緊,有煙道與外面相通。
很快,地上便整整齊齊地碼放好了一層磚坯,然後,劉楓又讓人在上面鋪了一層石碳,再在石碳上碼上一層磚坯,一層層的迴圈往上碼,待得劉上口還有一人多高時,便不再往上放磚磚坯了,而是把瓦坯堆了上去。對於怎麼去燒磚,說實在的,劉楓並不是很瞭解,只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在農村裡面見到過,到現在也只剩下一個模糊的印象了。
不過這麼都不是什麼難是,不是有一句話說,實踐出真理嗎,燒個磚而以,也不是什麼很高技術含量的事情,能有一個大概,想必也不會差得太遠了吧,先燒一次看看,即便沒成,也沒有多大的浪費。
陶義到不愧為一個燒窯的老師傅,劉楓只是在旁邊說了幾句,他便大概的明白過來了。以前燒陶器裡,用的是木柴,現在燒這個磚,只是把木材換成了石碳,流程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於是,後面的事情基本上都讓他給補充齊活了。
待整座窯裡面的空間都被填滿後,眾人從邊上預留的過道走了出來,然後把小門關上,用溼泥封了起來。
“點火吧,能不能成功,兩天後就可以見分曉了。”劉楓抬頭看了看,然後對陶義說道。
“大人,肯定能成功的!”陶義認真的對劉楓說道。
“哦?你為什麼這麼肯定,這一次就一定可以成功呢?”劉楓有些詫異,便微笑著問到。
“回大人,小人今年三十五了,燒窯製陶已經有二十四年了,而大人所用的方法我平生從未見過,看起來就比小人以前的方法要高明太多了,這要是都沒有成功,也太沒天理了吧!”見劉楓問起,陶義一本正筋的回答到。
“借你吉言了,點火吧。”劉楓只是笑了笑,這算哪門子的高明啊,只不過是換了個燃料罷了,還只是燒個磚而以,若是想燒製稍微複雜一點的水泥,以這種窯來看的話,就沒辦法燒出來,無它,這個簡單的窯,裡面的溫度根本就達不到讓石灰石完全反應的程度。雖然說,現在廣泛使用的建築粘合劑都是用石灰,不過石灰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稍微過個幾年的話,粘合力就會降低太多,如果只是用來建住房的話,到還行,可要是用來築城牆的話,就不是個好的選擇了。
當然了,如果能保證城池的絕對安全,不用擔心有人來攻打的話,用石灰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暫時也只能這麼將就了,畢竟自己不是搞化工的,只是一個小小的修車工,能想起一些有用的東西就已經不錯了。再者,現在事情太多,只能等以後有些空了,再來想辦法改進一下,看能不能把水泥給弄出來了。
陶義可不知道劉楓在想什麼,他只知道,只要把這窯刺史大人所說的磚燒出來了,自己可就要成大漢燒陶界的名人了,以前的陶都是用木柴來燒,好些的會用到木碳,而用石碳來燒窯,是從來沒有人想到過的。現在自己成了第一個用石碳來燒窯的,只要成功了,那以後定會等到刺史大人的重用,自己的好日子也就要來了。
隨著濃濃的黑煙升起,預示著,新的建築風格將要出現,至少在接下來的柴桑城的建築,將會從木製結構向磚石結構轉變的時代,也將正式的開啟。
接下來的兩天,劉楓並沒有再去管這邊的事,畢竟火已經點了起來,至少要等裡面的碳全燒完了,才能再次把窯開啟。
劉楓不在,這裡就由陶義等幾名窯匠在這邊照看了。悠忽間,三天過去了,第三天,劉楓接到陶義傳過來的資訊,窯裡面的碳火昨天上午的時候就已經熄滅了,經過一天和一個晚上的冷卻,是否可以開窯了?
劉楓於是放下了手上的事情,來到了窯廠所在地。
“主公。”田豐也等在了這裡,自從那天聽劉楓說可以化泥為石後,他的心裡一直很好奇,到底是怎麼個化泥為石之法。
“怎麼樣了?”劉楓點了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
“已經停火一天一夜了,不過裡面看起來還是很熱,不知道能不能開窯?”
“既然停了一天一夜,那就開了吧。”